古曲。《夕阳箫鼓》为传统琵琶曲,曲名鉴于1864年的《今乐考证》。又名《浔阳琵琶》,《浔阳夜月》等。1925年又被柳尧章和郑觐文改编为民族管弦乐曲,起名《春江花月夜》。尽管《夕阳箫鼓》与《春江花月夜》的名称和表演形式各异,但音乐内容及其展示的意境则是完全相同的。乐曲以柔宛的旋律,安宁的情调,描绘出人间的良辰美景。当那暮鼓送走夕阳,萧音迎来圆月的傍晚,人们驾起轻舟,在平静的春江上漫游,两岸青山叠翠,花枝弄影;水面波心荡月,桨橹添声。祖国的山河如此娇丽,生活的画卷更加多彩。 全曲共十段: 1、江楼钟鼓;2、月上东山;3、风回曲水;4、花影层叠;5、水云深际;6、渔歌唱晚;7、洄澜拍岸;8、桡鸣远濑;9、欵乃归舟;10、尾声。 乐曲先后由黎英海改编为钢琴曲,刘庄改编为木管五重奏,陈培勋改编为交响音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