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是因为不愿忘记,不想忘怀。
2003年的春天,1600万上海市民万众一心,打赢了一场抗击非典的“人民战争”。那个时期的日日夜夜,上海共同经历,人民合著历史。
因为不愿忘记,满头银丝的程老伯昨天早上6点就来到了上海书城。站在门口等了3个小时,就是为了购买《上海人民难忘——抗击非典的日日夜夜》,他要把这段历史永远地留下来,传下去。在让上海市传染病医院护士长崔洁签名时,程老伯握着她的手,说:“我是特地来看看你们的,记住你们的脸。”
因为不愿忘记,一对夫妇牵着小女儿的手让她把17个签名售书的各界一线抗非代表一一牢记,夫妇俩对女儿说:“你要把他们的脸和名字对仔细了,他们都是你要感谢的人。”
1个小时内,一线抗非代表一共签了100多本书,热情的市民将他们包围起来,因为那个时期的每一个瞬间,人民记忆犹新。南京东路街道云南中路居委会辖区内,小饭店、小五金店非常多,人员杂乱,居委会干部谈叔华、韩兰芳天天做着最基础的防范工作,当昨天看到书中的故事时,激动万分。“我们要组织群众学习,千万不能忘记那些昂贵的教训。”
集邮协会的庄培民、羊维芹一口气买了4本书,他们要送给朋友珍藏。“我每天要洗五次手。”市西小学的抗非小明星卞思在新闻宣传片中的话,让他们记到现在。“洗手不仅仅是非典期间的事情,也是我们现在和将来要养成的生活习惯。”
昨天最耀眼的明星是那些日日奋战在最前线的抗非战士,人们从四方涌来,表达谢意。76岁的于清山是一位1941年参加革命的老军人。昨天他让两个外孙女牵着他来到书城三楼,就是要和长征医院的副院长缪晓辉见一面,感谢这位在小汤山忘我战斗的战友。
张兰拿出了前些天参观抗非摄影展的门票,请缪晓辉题一句话,缪晓辉顿了顿神,庄重地写下:“非典终将过去。”
非典终将过去,可历史却无法忘记,人民也难以忘却我们曾经风雨同舟、并肩战斗的每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