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著名作曲家、钢琴教育家赵晓生教授的力作

    著名作曲家、钢琴家、音乐理论家和教育家赵晓生教授的力作《传统作曲技法》的问世,是我国理论作曲教学领域的一件大事。此教程专为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本科一二年级的主课教学所设计,视角新颖,观点明确,布局合理,材料殷实,分析深入,脉络清晰,是理论作曲教学体系之开山之作,属国内外首创。该书已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传统作曲技法》是赵晓生教授从美国留学归来在上海音乐学院作曲专业从事教学十七年来心血的积淀。这本著作是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模仿与创造的结合,西方与东方的结合,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事实上,这部著作的主要内容在十几年前就作为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的课程,针对低年级学生集中讲授过。在教学实践中,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和习题训练,能够熟悉和掌握西方自巴洛克到后浪漫派各时期音乐的风格和技术语言特点,并能自如地运用各种作曲技术为自己的创作服务,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当年受业于赵晓生教授、得惠于这门课程的众多弟子如徐昌俊、刘湲、叶国辉、赵光、安承弼、朱立熹等,现今已成长为十分成熟和颇具影响力的作曲家。

    赵晓生教授数十年来以其睿智的思维力、敏锐的观察力、深厚的功力在作曲理论领域辛勤耕耘,硕果累累。《传统作曲技法》的出版,完成了先后以“太极作曲系统”、“音集集合运动”、直到近几年来潜心研究的“音乐活性构造”所构筑起的兼具普遍性与独创性、共性与个性、抽象性与实用性的完整作曲理论体系中的又一个重要环节,为我国作曲理论的研究及作曲理论教学做出了十分重要的贡献。

    显著特点:

    1.选题的科学性——作曲在音乐院校是一门课程,但是目前没有一本可以称之为“教材”的读本。音乐院校成立至今,专业教师上课一直是“一带一”的改题授课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无论是专业教师,还是广大的学生,包括演唱、演奏专业的学生,都非常关心此书的问世。此教程布局严密,逻辑性强,循序渐进,由单线条写作入手,从旋律形态到调式,到节奏模型,然后进入为一件、两件乐器写作,再进而强调组织方式,从前奏曲、歌曲等简单结构进入变奏曲、奏鸣曲等高级结构,其程序编排既有科学性、独创性,又具有操作性。

    2.内容的实用性——本书习题的设计十分有趣。无论旋律写作习题还是艺术歌曲或器乐写作习题,都精心筹划,内藏“玄机”,针对性强,目的清楚。尤其将模仿与创造并举,既能学习前人智慧与经验,又能激发学生本身潜在的创造能力,对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有直接推动作用。

    3.作者的权威性——本书作者为著名作曲家、钢琴家、音乐理论家与教育家,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1981年至1984年,美国密苏里哥伦比亚大学客席教授。《钢琴艺术》杂志副主编、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上海音乐家协会理事、现代音乐学会副会长和东方音乐协会、日本音乐研究会会员。在音乐界、作曲界和钢琴界有很高的知名度。他十三年之心血写作的本书,具有无可置疑的权威性。

    4.学科的前瞻性——本书虽名为《传统作曲技法》,但立意高,目光远,站在现代,审视过去,从老例子中看出新意思。传统与现代并不割裂。只有用现代的眼光观察传统,才能将传统为我所用,才能在现代的今天做出新的创造来。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