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上海进入SARS疫情的可控阶段,SARS疫情对商业的影响范围、影响地域逐步明朗。
三大商圈成了重灾区
据市商业信息中心快速反应系统对本市4月份零售指数的统计,销售环比、销售同比、零售环比、零售同比等4个指数变化比率都为正数的区域是浦东、静安、徐汇、崇明和奉贤,而4个比率都为负数的区域有黄浦、长宁、卢湾和闸北。崇明的增长率最大,增长超过100%,而其销/零售环比也显示出了节前应有的增长率。闸北区、黄浦区和长宁区的销/零售同比出现大幅度下降,这是因为三个区域的商业增长主要是依靠外来收入,而在非典时期,跨市流动人口及国内外旅客突减,使这些区域的商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南京东路步行街、豫园商城、新客站不夜城又是这三个区中的重灾区。
便利店受影响最小
在各个商业业态中,便利店受“非典”的影响最小。截至5月18日,上海连续8天未出现新的“非典”病例,各业态也都有不同程度的好转。其中便利店销售同比增长6.1%环比增长2.6%。超市与大卖场从五一节前的大幅上升引致节后大幅下跌,但降幅开始缩小,其中超市还有2%的同比增长。百货店的同比降幅仍然最大。
餐饮业恢复最快
上周餐饮样本中已有4家店出现了销售额环比或同比增长。其中,3家中餐店的增长都是环比上升,虽然增加的绝对数额并不大,但是从上周的降速减缓到本周的小幅回升,中餐市场已逐渐解冻。随着上海非典疫情转好,一些已预定婚宴的人还是不愿错过5月吉日,中餐也因此有了转机。虽然前段时间的退宴潮给中餐带来了巨大损失,但是,这也为后段时间的餐饮业积蓄了市场需求和动力。快餐中,肯德基的环比差额与同比差额相对其它餐饮店来说有很大的增幅,而且在拥有150万左右的营业额基础上,本周还能实现6%和15%的环比与同比增长率,可谓反弹之势强劲。
团队购买支撑医药店
医药专业店在经历了4月后旬的最高增长后,其同比与环比逐步走低。由于失去了团队购买的有力支撑,本周药品销售额下降了近五成。看来,团队购买在非典时期对医药店的销售贡献很大,而非典过后,医药店若想保持已有的繁荣,还应总结与企业、团队合作的经验,利用非典带来的新的关系资源,开拓新的产品和客户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