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中“借此清霜”一节,重点塑造的是龙华四烈士之一杨匏安的形象。文中描写了他的传奇经历,突出了他的“质朴且纯粹的书生意气”,尤其是“海可枯,石可烂,此志不可移”的高尚品性。杨匏安是个诗人,他的诗格亦如他的人格,皆有青松般的清峻,有泰山般的高昂。他的诗,读来令人神清气爽,精神为之提升。作者为了展示杨匏安的崇高气节与强大心灵,直接引用了他的一些精彩诗作,这样既展示了杨匏安的心灵境界,又使作品的诗意得到加强。如这一节的末段,引用了杨匏安的《秋夜同无庵闲步》:“拂面西风病乍苏,柳堤行尽屐声孤。大江潮涌初圆月,浅渚秋惊熟睡凫。借次清霜坚傲骨,拼将浊酒斗孱躯。多时不作还乡梦,旧种黄花尚有无?”文章被诗带动,顿时诗意馥郁,被诗心笼罩了。
在刻画龙华四烈士之一许白昊的过程中,为了使许白昊的心灵世界更为鲜明生动,作者也引用了一些精美的句子。最能扣动心弦的是许白昊的散文诗《鹃血》。《鹃血》中的不少句子,称得上字字清美而又句句沉重,读后令人热血鼓荡。如,“春呵!血为你而温泉般腾沸,心为你而流水般悠长,歌更婉转而响亮。”“我心成碎片,我愤破胸膛,我愿淌干眼泪,洗净大千世界;我愿洒尽碧血,参透昏愦人生。”“宇宙是人生的结晶,人生是血泪的背影;洒吧,淌吧,干了,涸了,浸透热冽的人生,造成伟大的宇宙!”在这种文句的感染下,作者也情不自禁地写下诗一般的文辞:“6月,枫林桥畔的枫林未红,只有革命者洒尽碧血,灼烧大地,炽烈如火,浸透热冽的人生,映红伟大的宇宙!”
三是以气夺人的烘托,浸润诗情。
以龙华四烈士作为代表的那些为我党早期纪检监察工作而献身的烈士们的壮烈牺牲,是《人间清白》的高潮。在描绘这一高潮之时,作者用激情满腔的健笔,处处以气夺人,诗情勃发,将文笔转化为诗笔,壮烈牺牲的场面成为气势磅礴、诗意弥漫的诗的境界。
在第四章“慷慨一别”这一节里,作者以厚重深沉的文笔,在细细描写杨匏安等八人惊心动魄的英雄事迹之后,写到他们最终被敌人枪杀在一块荒地上。紧接着,文章陡然诗情涌起,引用了文天祥《正气歌》中的六句:“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这六句诗,将烈士以身许国、沛然莫之能御的浩然正气尽情烘托。为了加强烘托的深广度与针对性,作者又把杨匏安自己的一首五律推出,这首五律被作者称之为“杨匏安以生命写就的正气歌”:“慷慨登车去,相期一节全,残生无可恋,大敌正当前。知止穷张俭,迟行笑褚渊。从兹分手别,对视莫潸然。”
诗到此处,烈士之志,英雄之气,已经鲜明无比,与天地同在,与日月共辉了。
再如,写毕烈士们的牺牲过程之后,作者又以缅怀之笔,写出他们生前为党的纪检监察事业留下的豪言壮语。许白昊曾经气势不凡地说:“不管我们的前面是深渊,是荆棘,是狭谷,是火坑,我们首届监察委都是开路先锋,遇山开路,逢水架桥,我们不妨大步走去!”张佐臣曾经热血沸腾地说:“以吾辈青春,誓死守护我党之先进纯洁!”杨培生曾经信心百倍地说:“大山不会走向我们,那我们只有走向大山!做好监察事业,开创我党的清廉局面,相信我们的党可以万丈高楼平地起,万里长路漫漫行……”这些豪言壮语,气宇轩昂,而又诗情漫漫,令人感动、感慨,又启人想象、深思。
《人间清白》把一部长篇纪实文学摆到读者面前,而又如一首可歌可泣、能读能诵的长诗,将刻印在人们的心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