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无价的,但关于人命抉择的“电车难题”在不断涌现。对受害者的赔偿、医疗资源的分配、污染标准的制定、堕胎手术的取舍……人命在经济与法律环节中早已被标上价格,年龄、性别、种族、学历、国籍、收入、人际关系成为评估价值、做出决策的参考因素。但人命是否应有贵贱之分,现有的计量系统是否公正的,人命价格标签背后有何种致命的逻辑缺陷?上海书店出版社新书《人命如何定价?美国社会衡量生命价值的迷思与不公》,探究不同领域中人命定价的案例,讨论生命价格所反映的社会公平的问题。
人命价值多少,由谁决定,如何决定?
从赔偿X医疗X保险X司法X商业X政策X生育等切面
一探无处不在的人命价格标签,
揭示理性数字背后的缺陷不公
 《人命如何定价?美国社会衡量生命价值的迷思与不公》 [美]霍华德·史蒂文·弗里德曼 著 方宇 译 上海书店出版社
内容简介
在现代人的理念中“人命无价”,但在现实的社会里,人们不得不承认“人命有价”。从与日常息息相关的保险费、生儿育女到法规制定,甚至是恐怖攻击的赔偿金,人们都有一个价格。要钱,还是要命?一条命到底值多少钱?它该如何计算?有钱人的命是否比穷人的命值钱?有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统计学模型可以做到公平对待每一条命?……这些问题看似残忍但却相当现实,让人避无可避。哥伦比亚大学顶尖统计学家、卫生经济学家霍华德·史蒂文·弗里德曼,深入美国社会各层面的人命定价案例,探析普通民众如何被政府、经济学家、法律、企业、医疗体系、保险公司等定下价格,并反思人命价格标签背后的逻辑缺陷及由此引发的社会不公问题。
作者简介
霍华德·史蒂文·弗里德曼(Howard Steven Friedman,1972— ),世界顶尖的统计学家、卫生经济学家、成本效益分析应用专家,目前在哥伦比亚大学任教。弗里德曼因在联合国许多重要项目中担任首席统计模型专家及在统计学、数据科学和卫生经济学领域的出版物而享有声誉,代表作包括《国家的测量》《人命如何定价?》等。
译者简介
方宇,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现为自由译者。译有《两个世界的战争》《全球化简史》《美国的内战与重建》等。
相关评论
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作者:
人命值多少钱?这个问题似乎令人反感。社会给的答案往往不公平,也不理性。但司法体系、环保法规、产品安全、人寿保险、医疗保健、堕胎决策都需要答案。这本扣人心弦的好书探索了你想避免却无法回避的议题,人人都该阅读。
肯尼思·范伯格,“9·11”受害者赔偿基金管理人:
这份探讨社会如何评价人命的研究来得及时又宝贵,直探社会关注的核心,是不可或缺的好书。
刘国恩,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全球健康发展研究院院长:
作为资深卫生统计学家,弗里德曼基于深厚的文献基础,略去晦涩乏味的技术难点,针对真实世界发生的众多涉及生命、健康价值评判的生动事件,从公共政策和个人取向等不同视角剖析关乎生命价值的“定价”, 深入浅出,逻辑清晰、文字简雅,既表达了自己的个人观点,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本书为公众理解和思辨关于生命价值的公共政策,提供了极为丰富的参考思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