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当年的文学与科学之间是没有明显界限的。像伏尔泰和狄德罗这样的文学家从来都不觉得自已涉及科学主题是一种屈尊之举。而像丰特奈尔和布封这样的科学院院士同时也是作家。就这样,科学界与文学界人士相互融合共同形成了18世中期的“哲人集团”。这一现象形成的最初动力来自18世纪40年代,当时正值牛顿的科学理论以及随之而来的洛克哲学观念击败笛卡尔思维,从而最终主导巴黎知识界的时刻。虽说当年的巴黎王家科学院曾是这场角逐的中心,但文人伏尔泰却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他于1738年起发表了《牛顿哲学原理》,并鼓励其好友夏特莱侯爵夫人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译成了法文。1750年后,《百科全书》的编撰最终使“哲人集团”蜚声于世。
这个在巴黎城乃至法国政府里获得支持的哲人集团正是启蒙主义思想家群体。而它的对手则是在宫廷里势力依然十分强大的耶会和虔诚派(le parti dévot)。这场较历时长且激烈。由于当局的严管,《百科全书》曾于1752 年和1759年两度停止出版,但在狄德罗的大胆坚持下,后又恢复出版直至 1772年全部结束。也正是在1772年,科学院在与政府意见相左的情况下,选举达朗贝尔为科学院终身秘书。五年后,受其关照的孔多塞接替了他在科学院的这一职务。自此,启蒙哲人集团主导了法兰西王国的各大官方院所。
亮点推荐
国际著名科学史家、法国巴黎第一大学教授白鲁诺力作,展现启蒙时代的“智慧城市”发展,描绘科学之都巴黎的万千世界。科技荟萃于此:升空热气球、坎凯油灯、天体力学、氧化学说、公制体系……智者无所不在:著作等身的法兰西科学院院士、严谨认真的学者教授、热情钻研的发明家、觥筹交错的科学发烧友……
一份耳目一新的巴黎历史探寻指南,有料有趣、引人入胜:从拉丁区到远郊边镇,从绍塞—昂坦路到圣殿大道,从法兰西科学院到共济会九姐妹分会,从实验室到博物商店,沿途将偶遇布丰伯爵、孔多塞侯爵、拉瓦锡、狄德罗等伟人巨匠,还有无数共同塑造智慧巴黎的无名之辈……
一幅细致入微的智慧城市科学图景,包罗万象、深入透彻,详述法兰西科学院的权威与影响力,院士们的业务,文人共和国里的科学,科技工艺宝典《百科全书》引发的风波、巴黎科学界的地理分布,化学工艺与巴黎的五行八作,巴黎城里的机械,江湖术士的科学表演,交际科学与严肃科学,巴黎五花八门的发明,水分解、升空气球等的大型实验,巴黎的科学仪器制造,科学舆论与教育公众……
一部蓬勃绚烂的现代科学理念诞生记,精彩炫目、发人深省:巴黎科学机构与团体如何在启蒙运动中发挥重要作用?科学技术如何改善巴黎大都会的城市生活与工业发展?“科学监察官”法兰西科学院为何会与大革命产生冲突?服务王权的学者如何顺应潮流,转变为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家?法兰西从旧制度迈入新世界,科学也融入普罗大众、城市发展、时代变革之中。
内容简介
在启蒙时代,巴黎是当之无愧的科学之都。科技荟萃于此:升空热气球、坎凯油灯、天体力学、氧化学说、公制体系……智者无所不在:著作等身的法兰西科学院院士、严谨认真的学者教授、热情钻研的发明家、觥筹交错的科学发烧友……达官贵人、市井百姓都对科学性质的实验、表演、教学与讨论表现出疯狂的兴趣。
本书围绕18世纪充满活力的巴黎科学界展开,国际著名科学史家白鲁诺在其中探讨了巴黎的科技发展在法国启蒙运动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不仅聚焦布丰、孔多塞、拉瓦锡、狄德罗等科学巨匠,也关注无数共同塑造智慧巴黎的发明家、冒险者、工艺师、资助人等。
全书以法兰西科学院为线索,涵盖科学机构建制、学科发展、发明创造、科学表演、公共卫生改造等主题,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描绘了大革命前夕的巴黎,展现了现代科学理念如何融入普罗大众、城市发展、时代变革之中。
著译者简介
白鲁诺(BrunoBelhoste),国际著名科学史家,法国巴黎第一大学教授、近代史研究所所长。曾任法国国家科学技术史学会理事、法国科学院拉瓦锡委员会委员,以及多种国际著名学术杂志或丛书编委。其研究主要集中于18—19世纪法国的科学发展,在数学史、工程学史、科学机构史等方面著述甚丰,包括《柯西:一位19世纪正统派的数学家》《近代科学史: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智慧巴黎:启蒙时代的科学之都》等。
邓捷,巴黎第四大学艺术史硕士、巴黎第三大学高等翻译学院硕士。现任教于巴黎第三大学高等翻译学院,从事相关翻译工作,并定期举行法国历史、绘画方面的讲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