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入选第十五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

  2023年6月7日,光明日报社和经济日报社向社会联合发布了第十五届“全国文化企业30强”名单,集团再次上榜。集团自2018年首次入选以来,6年中共5次入选。

  2022年,集团以习近平总书记“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改革创新,打造传世精品”重要指示精神为根本遵循,坚决落实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和市委、市委宣传部工作部署,统筹抓好疫情防控与改革发展各项工作,推出一批两个效益俱佳的精品力作,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营造了良好的出版文化氛围。其中,上海人民出版社《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习近平上海足迹》作为“足迹”系列之一,荣获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特别奖,发行量超过150万册;上海文艺出版社《千里江山图》荣获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图书类优秀作品奖;上海文艺出版社《新时代文学写作景观》《T.S.艾略特传:不完美的一生》获得第八届鲁迅文学奖;上海文艺出版社《北纬四十度》和上海辞书出版社《深海探秘——换一个角度看地球》入选2021年度“中国好书”;集团20个项目获2022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19个项目获2022年度国家古籍整理出版专项经费资助,80个项目入选2021—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重点出版项目(第一批),均在全国名列前茅;202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安妮·埃尔诺作品系列由上海人民出版社推出,创下集团旗下出版社连续四年获得诺奖重要作品中文版的新纪录;“朵云书院”“十万个为什么”入选第四届“上海十大文化品牌”。进入2023年以来,集团在主题出版、学术出版、大众出版、融合出版领域持续发力:11种出版物获得第八届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先后推出了《民心政治——生活中的全过程人民民主》《马克思漫漫说》《大国经济学》等主题出版新品,《千里江山图》同名影视、戏剧作品开发和对外版权输出引发业内外热烈反响;在前不久公布的新一年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国家古籍整理规划资助项目中,集团入选项目总数继续位列全国各出版集团之首;上海古籍出版社和中西书局全力推进建设古籍整理学术文化出版工程,备受学界瞩目的《北京大学藏秦简牍》已正式面世,《唐五代诗全编》、《敦煌学大辞典》(第2版)和《简帛学大辞典》进入最后编辑出版阶段;大型融合出版创新项目“聚典工具书开放平台”已先后开发出“辞海智能词典笔”和“聚典知识搜索榜”两款产品,填补了国内权威工具书领域知识数字化、智能化应用产品的空白。

  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黄强表示:“上海是中国近现代出版的发祥地,集团在文字学、语言学、考古学和敦煌文献、出土文献等传统文化领域有着深厚的出版积淀,推出了一批系统化、集成性、贯通型的大型文化、文献、文物学术出版工程。当前,集团上下正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我们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发扬历史主动,聚焦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这一新时代出版重大主题,在系统梳理优质出版资源的基础上,强化规划布局,强化集成创新,全力做好优质出版资源向大众化、数字化转化两篇大文章,力争在十四五中后期拿出一批面向大众、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新成果、新产品,为打造文化自信自强的上海样本做出世纪出版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