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新片《满江红》定档!看看“莫须有”的真相|秦桧专政的历史实相|《南渡君臣:宋高宗及其时代》书摘




  是非难辨,危机蛰伏,身在局中如何找到破解之法?真假成谜,虚实参半,表象背后是否隐藏着更大的阴谋?

  2022年12月27日,张艺谋新片《满江红》正式宣布定档2023年大年初一,并发布定档预告官宣阵容。沈腾、易烊千玺双男主首度合作,张译、雷佳音、王佳怡、岳云鹏惊喜集结。

  据悉,电影《满江红》讲述南宋绍兴年间,宰相秦桧率禁军赴边境,与金国会谈。秦桧宿在当地一个大族的宅邸,宅邸封闭且戒备严密,但在会谈前夜,却发生了一桩谜案。小卒张大裹挟其中,步步揭开谜底。谜案背后,一场义士铲奸的迷局渐渐展开。

  看电影之前,看看这些书~

关于秦桧·延伸阅读
  《南渡君臣:宋高宗及其时代》

  近年来,由于高度发达的社会经济文化,南宋史引起了人们强烈的兴趣。而建炎、绍兴之际南渡君臣的所作所为,不仅左右着南宋初期的政局走向,而且影响着整个南宋的政权格局与历史命运,很值得深入研究。本书为著名宋史研究专家虞云国先生多面向探析宋高宗时代的一部力作。内容涉及靖康之变北宋王朝刹那覆灭到建炎南渡高宗政权初步立足的历史过程、宋高宗于岳飞在宋金和战上特殊的君臣关系等,兼具学术性与普及性,不仅代表了作者对于南宋初四十年历史的认识,更有助于一般读者深入认识“中国转向内在”这一主题。

  《莫须有》

  围绕南宋“莫须有”冤案,以岳云、赵构、秦桧、岳雷的人称视角来进入同一段历史的六篇小说,作者将史料化为清晰可感的叙事,在既定的历史框架下再现了不同人物的幽微心理。这一系列小说的核心人物是死于二十三岁的岳飞之子岳云。在少年的目光中,脸谱化的悲剧英雄还魂为尘世中人,注定被碾碎的蝼蚁拥有了珍贵的羁绊。

秦桧专政的历史实相
  众所周知,秦桧对历史记录进行过蓄意的破坏。这种破坏,在《历史的严妆》(下称《严妆》,蔡涵墨著,中华书局,2016年)看来,既使“真实”的秦桧成为“不再能讲出的故事”,也使其后来形象的“历史神话的创造成为可能”;这种“创造”,即如其主打论文正题所揭示的:“一个邪恶形象的塑造”(以下凡引《严妆》仅标页码,第2-4页)。秦桧形象的被型塑问题,下文另有分解;这里先讨论秦桧专政的历史实相。只有把握了这一实相,才能准确认识秦桧形象的自我型塑以及道学家与史学家对其专政形象再型塑之间的关系与差异。

  绍兴八年(1138),宋高宗独相秦桧,定策议和。按刘子健说法,南宋君主政体自此开启了“专制(autocracy)模式”,即朝政决策由皇帝与其代理人独断或共谋,其他官僚无权折冲其间;而绍兴十二年(1142)体制(以下径称和议体制或体制)确立,则标志着南宋政权转入了刘子健所说的“独裁(ab-solutism)模式”,即宋高宗与其代理人秦桧大权独揽,无情压制乃至残酷迫害持异见的朝野官僚或士人(参见《中国转向内在》第11、16页)。秦桧专政往宽里算,应从绍兴八年算起;但其相权臻于极盛,则在和议体制确立以后的14年间。我们即以这一时段作为主要考察范围。

  岳飞之死,既是供奉给和议体制的牺牲,也是宋高宗与秦桧为维护这一体制开始全面专政的信号。出于维护体制的头等需要,作为皇帝的唯一代理人,秦桧只有动用专政的武器,来压制所有非议新体制的反对者。所谓秦桧专政,严格说来,应该是宋高宗与秦桧专政,之所以只提秦桧,乃基于《严妆》讨论的只是秦桧的形象。

  一般说,所谓历史实相,即历史上实存过的人与事的真相。由于历史的不可再逆性,历史学注定了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之间无法直接对话,只能通过中介史料来认识,它追求的是尽最大努力进行历史复原。问题在于,秦桧对历史纪录的清洗与篡改,是否也让能证明其专政的记载“即便不是完全不存在,也是相当稀罕的物件”?《严妆》对此并不乐观,但借助历史记录与史界成果仍能勾勒出秦桧专政的基本实相。

  秦桧献策议和,引来了一片声讨。尽管有宋高宗力挺,所有反对者无不遭到贬黜甚至放逐,但铺天盖地的反对声浪却让这对君相严重缺乏安全感。对异见官僚士大夫的迫害之闸,在绍兴八年冬已经开启;但直到绍兴十一年(1141)岁暮,仍停留在罢黜贬谪的层级上。

  自开国以来,对立国大政,北宋士大夫官僚已形成了议政论政的一代政风,这是君主官僚政治的一大进步。宋人自谓,“我宋之祖宗容受谠言,养成臣下刚劲之气。朝廷一黜陟不当,一政令未便,则正论辐辏,各效其忠,虽雷霆之威不避也”(《西畴老人常言》),褒扬的正是这种风气。尽管经历蔡京专权的打压与摧折,官僚士大夫群体中以天下为己任者仍大有人在,议论朝政的刚劲风骨犹然劲挺,不断有官僚与士人发声上书,明确质疑和议体制,坚决抗议秦桧专政。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