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今年是一代连环画大家贺友直先生百年诞辰。
上海辞书出版社曾在2016年贺老去世100天之际推出《画说百年上海滩(纪念珍藏版)》。曾入选“解放书单”的《画说百年上海滩(纪念珍藏版)》,是一部浓缩的中国近现代史漫画图集,由贺友直与著名海派作家沈寂两位名家携手合作而成。生动活泼的连环画与洗练精到的文字相映成趣,可谓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书中印有时任中国美协漫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郑辛遥为两老画的漫像。
近日即将面世的著名漫画家、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主席郑辛遥的新作《智得其乐——“智慧快餐”漫画专栏三十年》中,有一篇记述了与贺老交往的往事回忆和感想,今全文转载以飨读者。

《智得其乐——“智慧快餐”漫画专栏三十年》 郑辛遥编著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2年10月版
郑辛遥:与贺友直老的缘和情 郑辛遥/文 贺友直先生是一位画画认真、性情率真、为人本真的艺术家。他离开我们已经五年了。2021年3月13日,由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中华艺术宫主办,上海海派连环画中心等单位联合承办的“我自民间来——纪念贺友直先生逝世五周年座谈会”在沪举行。贺老先生幽默、睿智、率真的形象历历在目,让人难以忘怀。
贺老与《新民晚报》的缘分 为了这次纪念贺老座谈会,我给《新民晚报》副刊部主任刘芳打电话,请她帮忙在晚报的电脑数据库里查一下,贺老为《新民晚报》副刊画过哪些专栏。经查有《图画大舞台.贺友直画自己》《老上海风情》《生活记趣》《走街串巷忆旧事》《城市边角》《话说家乡年俗》等专栏,最后一个专栏结束离他去世仅仅一个多月。贺老与《新民晚报》的感情特别深,一有新作或好的构思,就会给我打电话。然后我约上副刊主任刘芳一起去登门拜访,共同商量确定选题。此时贺老会立刻兴奋起来,像小学生交作业一样认真投入创作。等画好几幅后,他亲自把作品送到报社来。我们多次请求上门去取稿,但贺老坚持要自己送,并说:“让我也走走路、活动一下好。”我们无奈只好恭敬不如从命。
贺老有讲笑话的本领,天真得像个老顽童,大家都喜欢见到他。每次他来报社交稿,同事们都会围拢在一起听他讲个段子,引得大家哈哈大笑。贺老晚年《自说自画》专栏的作品,都是在《新民晚报》上首发,内容十分接地气,充满浓浓的生活气息,文字表述非常简洁,通俗易懂。刘旦宅先生评论贺先生的作品是“吃不厌的白开水”,真是文白如话,大味至简。贺老的这些风俗画作品是新海派的典范,部分还开发制成“文创产品”,最后都汇编成册,深受读者的好评。
贺老与《漫画世界》的缘分 1985年,新民晚报社创办《漫画世界》,编委阿达曾多次提议约贺先生在《漫画世界》上开辟一个专栏。后来第一个专栏是《出洋相》,贺老画了不少在外国的有趣见闻。他还为该刊《史画漫画》专栏插图,1995年在该刊开设《自说自画》专栏。1996年起为我们创作《老上海三百六十行》,一图一文,当时就得到众多漫画家和读者的好评。
时任《漫画世界》主编、老漫画家华君武非常欣赏,特地给贺老一个称号“起义将领”,意在赞扬贺老从连环画领域“投奔”到漫画领域来了。因为20世纪90年代,连环画市场低迷,连环画画家纷纷转画中国画,但贺老仍坚持用“中国线描”形式努力耕耘,勤奋创作,将中国传统绘画中的线描技艺发挥得淋漓尽致。
这组《老上海三百六十行》可以说是贺先生晚年的精品力作,文字内容有趣,人物刻画生动,场景道具精到,线条老辣耐看。其中有一幅画《手拉风扇》,描绘老上海浴室里的一个场景,给人印象特别深。擦背师傅为顾客捏脚,顾客舒服的神态十分到位;还有一幅《老酒店》,店门口挂满鱼干、腊鸡、腊鸭等各种腌腊食品,还卖清水大闸蟹。店堂内外顾客盈门,非常热闹。后来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汇编成册,请华君武先生作序,华老用“目光如炬,观察人间万物”来称赞。可见贺老先生的连环画及漫画绝非一般意义上的“小人书”,而是一个时代的“文化记忆”。
我与贺老的缘分 我与贺老是20世纪80年代相识的,因为有《新民晚报》的关系,我和贺老一直保持联系。特别是我到新民晚报社担任《漫画世界》编辑后,我俩交往接触就更多了。我与贺老也可以说是忘年交,每次见面,他会亲切地用带宁波腔口音叫我一声“小阿弟”。
2012年,我所办的《智慧快餐》漫画专栏20周年时,斗胆向贺老开口,问他能否为我的漫画展题词。想不到他一口答应,没有几天就打电话给我:“小阿弟写好了,快来取!”我喜出望外,当天下午就登门去取。这幅 “小大由之,漫有意思——读小阿弟辛遥画作感悟,九一老叟贺友直受益”的题词充满贺氏风格。同行知晓贺先生一般是不给人题词的,为此我感到幸运,尤其高兴的是老人家对《智慧快餐》专栏的肯定,正是一位前辈画家对年轻人的厚爱和鼓励。还有一件事也让我特别感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