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聚焦敦煌乐舞艺术宝库、填补敦煌文化研究在乐舞领域上的遗缺,由敦煌乐舞研究专家高德祥、陈雪静先生撰著,上海音乐出版社震撼巨制的国家“十四五”重点出版规划项目、敦煌研究院学术文库《敦煌乐舞大典》新书首发式于2022年9月25日在敦煌举行。本次活动由中共敦煌市委宣传部、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音乐出版社联合主办。
西北师范大学党委书记张俊宗,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中央芭蕾舞团团长冯英,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党委委员、副总裁毛文涛,甘肃省美育教育促进会会长谢建华,西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邓小娟,西北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韩高年,上海音乐出版社社长、总编辑费维耀,中国特殊艺术协会常务理事徐莉萍,中共敦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贺生荣,北京缘梦基金会理事长胡波,上海音乐出版社副总编辑汤家芳,敦煌市教育局局长孔爱,中央芭蕾舞团考级中心副主任陈超,福建镭晶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何秋燕,《敦煌乐舞大典》作者高德祥、陈雪静,《敦煌乐舞大典》摄影宋利良等出席发布会。
贺生荣首先致欢迎辞。他表示,敦煌是历史文化名城,也是文化艺术之都。两千多年来,东西方的文化在这里汇聚交融,留下了丰厚的历史遗产和灿烂的中华文化。特别是敦煌的莫高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研究最广泛、成果最丰硕、在全世界影响最大的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就是敦煌学发展的源泉和基因库。《敦煌乐舞大典》的出版是敦煌学在乐舞这一方面的重大学术成果,也是敦煌学发展的重要标志。
历经万难而不弃 三十余载筑精品 敦煌石窟有壁画的洞窟达500多个,壁画5万多平方米。乐舞夹杂在不同形式的壁画画面之中,要将这些乐舞图像系统完整地识别清楚,首先要对每一铺壁画一个不漏地进行普查,在此基础上再对有乐舞壁画的洞窟进行详细的考证记录。
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敦煌乐舞研究专家高德祥先生就开始一边研究莫高窟壁画中的音乐图像,一边对壁画中的乐舞图像进行普查和记录,前后历经三十余年;陈雪静先生也于十几年前便已开始莫高窟壁画中的乐舞图像全面调查工作。两位专家经过五年多的共同努力,共同撰著《敦煌乐舞大典》,帮助研究者了解敦煌石窟乐舞艺术的概况,更好地传承弘扬、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敦煌文化博大精深,敦煌乐舞是敦煌学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在漫长历史过程中,在丝绸之路最辉煌的阶段,只有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乐舞是全世界唯一的。我们对敦煌乐舞的研究并不能纯粹地停留在纸面上,更多的是要使它为现代社会服务。 ——高德祥
十多年前,我因为对敦煌壁画的喜爱,在敦煌研究院申报项目,拟对莫高窟壁画中的乐舞图像进行全面调查。今天,在高德祥先生的帮助下,这本《敦煌乐舞大典》终于出版! ——陈雪静
我在敦煌研究院从事摄影四十余年,能够参加《敦煌乐舞大典》的拍摄工作,我感到无上荣幸。 ——宋利良
两度携手显真情 敦煌乐舞放光彩 敦煌乐舞艺术作为“敦煌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研究古代丝绸之路多姿多彩的乐舞艺术有极其重要的史学价值。早在2017年,上海音乐出版社与高德祥先生首度合作,出版了《敦煌乐舞——经变乐舞》,一举拿下素有印刷界“奥斯卡”之称的美国印制大奖,获得了上海图书奖等重大奖项,引起业界和社会热烈反响。
2020年,在得知高德祥、陈雪静有将敦煌石窟壁画的乐舞内容全部成册的消息后,上海音乐出版社社长、总编辑费维耀便携三位舞蹈编辑来到敦煌,与二位先生共同探讨出版事宜,达成了再次合作的共识。
两年间,编辑团队精心打磨书稿内容,细致查证书稿内容;总编辑也亲自把关、润色行文。其间,高先生曾多次来到上海,对图文细节处精益求精,在编辑过程中与编辑交流答疑的内容记录就多达四百余条。最终,在敦煌莫高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三十五周年之际,这部巨作终于问世了!它不仅是“十四五”国家重点项目,更是敦煌研究院学术文库、研究院的院级课题项目。
高德祥先生与陈雪静先生是敦煌文化宝库中乐舞领域的研究大家。他们数十年如一日,坚持以乐舞视角进行专题研究,不计其数地进入洞窟考察,一遍遍收集整理、辨别、考证敦煌壁画上的乐舞盛景,探寻敦煌壁画的千年之美,挖掘敦煌乐舞的艺术基因,以赤忱初心书写执着奉献,用锲而不舍诠释大家风范。 ——费维耀
文字图录相映照 千余图片大集成 《敦煌乐舞大典》分为“文字卷”与“图录卷”, 其中“文字卷”根据规范有序的分类和体例,整理统计了敦煌八大石窟群共372个洞窟有关乐舞的全部壁画内容,包括1200幅珍稀乐舞图像及7700余件壁画乐器,共涵盖5类舞蹈形式、18种伎乐形式;与之呼应的“图录卷”则将敦煌乐舞相关的壁画图像悉数收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