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化学家Haller等从DDT的配方中,发现并合成了DDD(滴滴滴,二氯二苯二氯乙烷,氯苯二氯乙烷),性质与DDT类似,但毒性低于DDT。它的致毒原理引起了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Bergenstal及其同事的注意。他们发现给狗口服施用DDD或Rothan这两款混合杀虫剂,会引起肾上腺皮质的细胞毒性和萎缩,包括肝损害。这两种农药混合后出现的潜在治疗作用于1949年首次得到认可,当时的一位医生Nelson报告说,这种农药在狗身上的作用较为强烈,在人身上的作用一般。当时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一种狗药。
1960年,Bergenstal及其同事在美国内科医师学会第四十一届年会上提出了对肾上腺皮质癌化学治疗的方法,并将这种改良后的“农药”,率先在转移性肾上腺皮质癌(ACC)患者中临床应用,并使肿瘤消退。随后的报告支持了这款“农药”在无法切除的ACC中的作用;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用农药“DDD”治疗肾上腺皮质癌,这也是自肾上腺皮质癌于1886年发现后,首次有一个针对性的药物。
此款“农药”的改良版随后于1964年首次以“Mitotane”(米托坦)的名字上市。米托坦片因其“治疗肾上腺皮质癌的有效性,适用于术后预防复发及不可手术切除的患者”,于1970年获得FDA批准用于治疗肾上腺皮质癌,并于2002年被欧洲药品管理局(EMA)列为罕见病药物。随后,米托坦片在加拿大(1978年)、巴西(1988年)、中国香港(1989年)、韩国(2001年)等多个国家和地区批准上市。目前法国Laboratoire HRA公司是米托坦片的全球唯一生产持证商。
但中国至今没有引进。
一款农药,在因剧烈的毒副作用被禁后,却成为了肾上腺皮质癌的救命药。每款药物都有自己被发现的传奇经历,也有自己的曲折百回。作为肾上腺皮质癌的病人,在这款药物的下游,庆幸自己无意间,追溯到了上游的涛声与命运。
网络世界如同一个隐秘的真实世界的倒影。当你找到一把钥匙的时候,发现其实打开的是两个不同的世界。七搜八搜,无意间在一个隐秘的病人群里,发现了一个肾上腺皮质癌的病人,她用的是一个化名,整理的一份关于购买米托坦片的攻略。
这个攻略讲述了可以买到米托坦片的几个渠道。
米托坦由美国施贵宝公司生产,但需要该药的患者数量很少。据说这家公司也就承销米托坦二十年,2019年到期后将不再续约。这样一款专利已失效的肾上腺皮质癌特效药,为什么至今国内没有进口?据说需要重新进行三期临床试验,而这需要花费巨额资金。这款药物的患者较少,施贵宝根本没有兴趣也没有动力去重做三期临床试验。国内的肾上腺皮质癌患者,只能在美国、加拿大、香港等国家与地区凭处方购买。因用量不大,国外与香港的大多数药房基本没有备药,除了处方外,还需要预订。何时到货,需看运气。
这个攻略还披露,目前市面上除了施贵宝生产的正版药外,还由印度一家公司仿制。价格在一千八百美元左右。仿制药在八千元人民币左右。这个价格显然比从瑞士那边购买,要便宜十多倍。这么高的价差源自于欧洲多有高福利国家,国民均有保险,自费则要交高于数倍的税。
这个攻略的主人,还提供了几个肿瘤药代购的电话。
这些接电话的人,都声称他们有这款药,但却都语焉不详。与他们聊了几句,就发现他们太不靠谱了,这些人了解的可能还不如我多。但这些电话,让我基本上摸清了现时可以了解到的购买管道。重要的是,我查询到的关于米托坦片剂在西方的许多试验数据显示,米托坦是术后的最可能起效的一款药,而化疗则靠后。
我决定先暂时不做化疗,选择米托坦治疗。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