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每一秒》绘本导读

    1. 简洁而不简单,《世界上的每一秒》中的那些精妙巧思——罗玲 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插画奖入选艺术家

    这是一本简洁而不简单的图画书。首先,我们可以发现这本书的重点——数字。“秒”是日常生活中最小的时间单位。作者用“秒”作为统一的衡量标准,以不同的数字量化呈现了这个世界的变化和发展。

    孩子在学习认识数字的同时,所阅读的数字从小到大,在声音传递上形成了节奏感,随着数字的增减变化,宏大的世界正在这一秒被悄悄地开启。数字并不仅是文字内容,更是构成画面的重要元素,作者将数字的设计融入视觉画面,与文字和插图一起,形成充满设计感的图像化的记忆。

    其次,这本书的色彩控制非常吸引人。颜色最多的一页也只使用了6 种颜色,有的画面仅仅以3 个颜色的配合便完成了画面诠释。在“红黄蓝黑”四色混合色印刷技术出现之前,世界上广泛使用的印刷方式是有限色印刷,即通过分版套版的流程将每一页的色彩控制在有限数量之内。这是因为当时印刷的颜色是定向的手工调制,而非现今常规通过4 个色的网点分配去调制出新的色彩。为了保证生产的成本时间,那时的彩色出版在一定色彩限制内会尽可能地将画面丰富,这就需要高超的分版技术进行高效地色彩分配制版工作。同时,那一时期的绘制者在创作期间便将这一限制因素考虑到绘制当中,绘制时便将同一颜色分配的画面图案绘制在同一张纸上,一个颜色为一张分版,最后将数张稿件不同位置的色彩组合在一起,成为完整画面。绘制者需提供不同分版的黑色稿和参考彩色稿,因为印刷阶段中具体用哪个颜色,需要印刷工去手工调制,以调制成接近色彩原稿。色彩的限制造就了上世纪初期的印刷制品画面的独特风格。

    《世界上的每一秒》的作者在作品中向这种经典的有限印刷技术做出了致敬,除却以现在的电脑绘制的有限色彩去构建画面,更是在平面色彩基础上进行了颗粒和肌理感的“印刷术模仿”,增添了复古感。不仅将现代与古老相融合,更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简单有效的造型和色彩传递更利于5 岁左右孩童的信息接收,绘画设计形式与内容相得益彰,通过时间与数字计量之间的比较关系,让读者去想象和了解这个世界的真相信息。设计思考如此细致精巧,您说这本图画书还会简单吗?

    2. 心怀世界的孩子未来一定不会差——杨涤(Lisa 老师)著名儿童阅读推广人、爱丽丝绘本馆创始人

    我们家两个熊孩子晨起上学是这样的:“再让我睡一分钟,就一分钟”,结果5 分钟过去了还没起来。写作业是这样的:“整整两个小时过去了,一半还没做完。”

    周末两天是:“时间怎么过得这么快,还没玩够就又要上学了。”孩子对时间夹杂了主观的感知,不只是客观的钟表指针与数字,如何让他们珍惜时间,合理利用时间,并且能够将有限的时间用在更有价值的事情上,是我们大人要引导并且规划的。

    我很汗颜,自己做得也不够好,所以一直在找寻此类的书籍,希望借助绘本的力量让孩子汲取养料,我也能跟他们一起受益,正所谓“亲子共读育儿育己”,“讲故事胜过讲道理”,画面传达的信息量远远大于文字,而且孩子爱看,看得明白,兴趣有了,就会主动思考,也愿意去表达。所有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发生,不需要你用力去讲解,只要打开书跟孩子一起看就够了。

    《世界上的每一秒》就是这样的书,它文字不多,完全靠大色块的图画去表达,蓝黑色封面背景下,赫然放着一个大大的圆表盘,细细的橙色秒针滴答走了一小格,这一秒转瞬即逝,也就够你数个1,拍1 下手,心脏跳动1 下,可放眼全世界,这1 秒却会有许

    多令你惊讶、捧腹、深思的事情发生:

    每一秒,会有2对夫妇结婚,4个婴儿诞生,2个人死去;

    每一秒,会有20万条手机短信,7000封电子邮件被发送出去;

    每一秒,会有4000个快递送上门,70条牛仔裤、100双鞋子被卖掉。

    这些数字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却很少有人去统计,而这位法国创作者却用设计感极强的画面来展示,呈现出鲜明的反差,非常有冲击力。对于孩子来说,这些物品,这些人与事,都是熟悉的,平常的,但是用艺术的形式画出来却产生强烈的震撼,会引导孩子细致入微地观察生活,引发他们的思考。

    接下来的情节围绕着孩子的吃喝拉撒展开:

    每一秒,会有110个汉堡包、412升冰激凌被吃掉;

    每一秒,会有350瓶汽水、6000千克的糖被吃掉;

    每一秒,母牛放屁会释放9000千克的甲醛,人会拉出16000千克的便便。

    这些画面幽默诙谐,还有孩子超爱的屎尿屁,顿时燃起他们的阅读兴趣,让这些有矛盾冲突的问题变得很直观,可品尝,可感知。比如这么多的垃圾食品被吃掉、喝掉,产生的废物跟便便又会排向哪里?不用当场给出标准答案,孩子会在成长中慢慢习得,只要唤起他的好奇心、探究心就够了。

下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