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制高点”亮相上海书展,优势互补赋能科创产业

    2020年8月12日,2020上海书展暨“书香中国”上海周正式开幕,以“我爱读书,我爱生活”为主题。在常态化疫情防控特殊时期,以“安全、出彩”为目标,今年上海书展以丰富多元的形式和内容、安全舒心的现场环境,确保疫情防控和文化服务两手抓、两手硬、两手赢,为市民读者重建阅读生活提供精神力量。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张江科技评论》主编温泽远指出,本次书展在特殊时期举办具有特殊意义。首先,这是在疫情防控新常态化下开启正常生活的一种方式。其次,疫情也为书展带来一些改变,过去每一家出版社都带了很多书,但今年书展图书数量明显要减少,为了给大家留下更多的阅读空间。今年书展还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线上的活动变得越来越多,而且业内人士对线上活动的热情也比以往更高、更主动。

    本次书展,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准备了精彩纷呈的活动、目不暇接的好书来与读者分享。例如,展示健康上海建设成就、对未来健康上海建设有启示作用的《健康之城——新时代“健康上海”典型案例汇编》首发式;守护万千生命的精神世界、保障社会公众的心理健康的“心语新愿,常态抗疫”心理科普讲座;与复星医药、复星医疗联合举办,以大健康产业为主题,既生动诠释了新书出版的背景和意义,也开拓了读者视野的《“健康+”语录:活过120岁》新书分享会;以及在上海图书馆举办的《转型——智能制造的新基建时代》讲座,嘉宾将从智能制造转型、垂直产业链平台、工业互联网平台、工业智能、数字化转型等方面,与您一起探讨新基建背景下智能制造转型升级之路。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此次参展的除了图书,还有旗下的5本杂志:《科学》《科学画报》《大众医学》《车迷》《张江科技评论》。

    温泽远分析,传统期刊虽然面临诸多困境,但也有着自身不可替代的优势和作用。“我们的5本期刊在转型发展过程中立足自身优势,取长补短,坚持内容本位,构建立体传播网络。其中,我社最年轻的杂志《张江科技评论》,是在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的背景下于2017年4月创刊的。杂志整合科技创业人士经验,依托高校、学术机构专家智慧以及政府、咨询界、金融界资源,侧重报道、评价国内外创新性科学技术趋势、商业价值等核心内容,介绍上海在建设全球领先科创中心进程中的制度成果、技术成果、创业成果等,使杂志成为科技创业人士的首选读本,产品的推广载体以及创业咨询、政府信息的媒介。读者定位为关注上述核心内容的研发人员、创新创业者、管理者、投资者等专业人士。”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的展位如同上海书展的一个缩影,折射出顺应新时代、推进上海文明城市建设的精神力量,也反映了数字化转型、推进科技创新的大势所趋。 

“科技制高点”亮相书展,全方位聚焦科技创新
    本次书展上,《张江科技评论》与《中国企业报》中企视讯联合推出的“科技制高点”高端科技评论类直播节目也以视频的形式惊艳亮相,吸引众多观众驻足,全新的科技感和展现形式获得高度关注。

    “科技制高点”于2020年7月1日正式开播,节目邀请业内大咖评论国内外创新性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其商业价值,展望未来5~10年的市场格局及投资热点等。目前,“科技制高点”已经播出了三期节目,聚焦“疫情下医疗器械行业的创新发展”、“新基建:科技与经济融合新引擎”、“5G融合工业互联网,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全网累计观看量近百万人次。依托“视频直播+行业专家点评+主流媒体发布”的形式,《张江科技评论》和中企视讯还合力打造了科技创新权威信息发布平台,平台将定期发布具有专业性、权威性的科技创新榜单,并举办高端科技创新论坛。

    温泽远表示,《张江科技评论》与中企视讯合力打造“科技制高点”是一个很好的合作方式,通过直播方式邀请业内专家直播来覆盖广大的科创爱好者,还有一些年轻的企业家人群。同时,制高点这个名字本身符合两家媒体的定位,主要服务新兴产业,包括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高尖端产业,这也是一种制高点的表现。另外也符合双方平台的一个追求,要在更高的层面上传递科创的最新讯息和科创理念。

    “而且这可以说是最强的互补,《张江科技评论》作为专业的科技评论类期刊,每期邀请院士领衔学术带头人、科技领军人物撰稿,在内容上会更有深度,积累的作者资源会更多一些,对专业领域的把握会更好一点,因此在内容方面更具优势。而中企视讯平台在传播技术、传播理念、传播渠道等方面更具优势。”温泽远分析。

    内容、渠道和技术的结合无疑将是媒体发展的大势所趋,《张江科技评论》和中企视讯的优势互补也将为科创企业带来更多的赋能。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