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府10月16日正式发表了旨在保护发明者专利和著作者权利的知识产权基本法案,并计划提交临时国会讨论通过后于今年内付诸实施。这标志着日本在全面推进知识产权方面已迈出重要一步。
日本知识产权法案主要包括促进大学研究开发,并把研究成果顺利转化为产品;简化申请专利手续,迅速处理侵犯知识产权纠纷;监督和取缔海外侵犯日本知识产权现象;DNA解读后的新研究领域的知识产权保护和培养知识产权律师和大学技术产业化中介人等内容。
日本政府这一举措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它是适应世界发展潮流的产物。近年来,随着国家间和企业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经济科技发展正在发生着重大变化,其标志就是全球范围内的知识产权客体在扩大、知识产权内容在强化、知识产权期限在延伸等。就全球范围来看,从1988年到1996年间,专利增长超过贸易增长的两倍,知识产权已成为重要的经济资产。日本在这方面起步较晚,但行动迅速,知识产权基本法案规定用3年时间完成各项指标,说明其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不甘落后。 保护知识产权正在变成日本全社会的行动。日本社会各界都在采用保护知识产权措施。日本文部省大力支持全国国立、公立和私立大学设置知识产权总部,并推行大学科研究成果向民间企业转移和培养有关人才的改革。日本企业也在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积极出击,如日本三井物产公司最近设立与纳米技术相关的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由20名有法律和化学专业知识的人才负责与知识产权有关的业务。另外,日本的律师协会正在讨论建立知识产权价值评估机构,这种机构是以严正、中立、高信赖度为标准,2004年正式启动,届时不仅企业知识产权受到侵犯时律师辩护要求索赔有据可依,而且企业给个人发明奖励时也能做到心中有数。这说明日本保护知识产权在法律化、制度化和体系化的同时,社会化程度也很高。
日本保护知识产权后来居上。日本在战略性科技前沿领域和对经济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领域中专利的数量和质量都占有很大优势,特别是半导体、纳米技术、生物技术、精密机械技术、有机化学、再生医学等方面都有世界一流设备和研究人才,随着知识产权保护的加强,必然会进一步增强日本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力,发展中国家要学到日本的先进技术,将会付出更加高昂的代价。
值得指出的是,保护知识产权,也有造成市场垄断的可能性,这在日本国内也容易导致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现象,成为社会不安定因素。因此人类在保护知识产权的同时,还要尽量避免它的副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