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专业精神“守望”世界文学现场——文景公司作者彼得·汉德克荣获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

    北京时间2019年10月10日晚上7点,瑞典学院代表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宣布,将2018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波兰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Olga Tokarczuk),将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授予奥地利作家彼得·汉德克(Peter Handke)。汉德克的授奖词为:“以独创性的语言探索人类经验的广度和特性,影响深远”。

    彼得·汉德克是当今德语及世界文坛公认最优秀的作家之一,自1966年凭借《骂观众》引起轰动后,其在小说、戏剧、诗歌、随笔等领域都有突出创造,并屡获文学大奖,如“毕希纳奖”(1973 年)、“海涅奖”(2007 年)、“托马斯·曼奖”(2008 年)、“卡夫卡奖”(2009 年)、“拉扎尔国王金质十字勋章”(塞尔维亚文学勋章,2009 年)等。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奥地利作家耶利内克曾感叹:“汉德克是德语文学活着的经典,他比我更有资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在文学创作之外,汉德克与文德斯合作编剧的《柏林苍穹下》成为影史经典,他导演的电影《左撇子女人》曾获戛纳电影节最佳影片提名。汉德克始终坚持平民立场,对弱小民族持同情态度,对西方主流媒体所操控的政治攻击不屑一顾,始终坚持以亲身游历所得的观察作为探索世界的基础,始终坚定地将自己的文学创作视为对人性的呼唤,对战争的控诉,对非人道毁灭方式的反思。

    文景公司自2013年起陆续出版了汉德克的九部作品集,分别是《骂观众》《守门员面对罚点球时的焦虑》《无欲的悲歌》《左撇子女人》《缓慢的归乡》《去往第九王国》《形同陌路的时刻》《试论疲倦》《痛苦的中国人》,收录了汉德克在不同时期的20多部代表作。2016年,汉德克应邀到访中国,在上海、北京及乌镇均举办过活动。2016年10月16日,汉德克首次来华时做客第145期思南读书会,在上海作协大厅与嘉宾孙甘露、主持孙孟晋展开对谈,与现场读者分享他的思想和创作。他为中国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和上海出版人的专业素养而感动。在北京时与北大教授戴锦华进行对话,以一问一答方式解读“我们时代的焦虑”问题。

    汉德克的中文版权早在十年前就被文景公司揽入囊中。其实,文景公司对诺奖作家并不陌生,汉德克是其出版的第二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殊荣的作家。早在2006年8月,文景公司出版了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的《我的名字叫红》一书,彼时大家对来自土耳其的作家还十分陌生,10月,帕慕克获诺奖消息传来,媒体闻风而动,一时间一书难求。自《我的名字叫红》起,过去的十多年间文景公司持续编辑出版了帕慕克的13部作品,并在2008年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一起邀请了帕慕克来华,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做了演讲、对谈、研讨、沙龙等各类活动。对作者作品熟悉的人都会记得,帕慕克也将自己在杭州逛博物馆的经历写进了他的作品《纯真博物馆》中。

    2009年,文景公司签下汉德克系列作品的版权,那时在中国他仍属小众,读者大多熟悉的是他的剧作《骂观众》,这是为汉德克赢得欧美文坛广泛关注的作品,以及与导演文德斯合作的影视作品。引进初期,文景公司总经理姚映然被汉德克的叙事风格所打动,认为这是“接续亚里士多德传统的作家”,她并不担心作品卖不火,而是希望精彩的写作带给读者纯粹的文学愉悦,因此在出版设计理念上,这套译本成了文景团队最早做文学大套系书的一大尝试,“从封面到编排,简洁统一,不哗众取宠,卖给那些真正喜欢文学和戏剧的读者。”之后的出版则是水到渠成,文景公司对汉德克系列作品的编排与出版进行了整体规划,分节奏按步骤有序推进,不论是新品的上市,或是营销动作,均经过细心设计。近日,图书市场上诺奖效应拉动加上人气口碑持续发酵,多部获奖图书热销,有的单本销量甚至出现暴涨500倍的井喷;一些电商平台的加印图书预售发货期已排至一个月后……

    文景公司两位诺奖作家系列作品的出版,充分体现了出版社编辑的文学水准和选题策划的前瞻性。值得一提的是,德国作家萨沙·斯坦尼西奇刚刚凭借小说《我从哪里来》摘下第15届德国图书奖,而该书的中文版权今年年初已由世纪文景购得,目前翻译工作已经完成,明年上半年将与读者见面。文景公司长期致力于当代外国文学的引进出版工作,以专业眼光瞄准前沿动态,既注重文学水准,坚持精耕细作;又重视市场效应,不断推出精品,打造了一本本叫好又叫座的长销书,以口碑赢得了读者和市场的肯定。在上海人民出版社社长、总编辑王为松看来,这是出版社眼力、笔力的“被证明”,更是长期“守望”世界文学现场、探照灯般挖掘传播佳作收获的专业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