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之后》

    作者:(日)夏目漱石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页数:375页
    ISBN:9787532773756
    开 本:32开 精装
    2017-03-01 第1版

    导语
    我曾经听过—位学者的讲演。那位学者解剖了现代日本的开化隋况。他说我们这些受到开化影响的人,如果头脑不灵活,肯定会陷于神经衰弱。他全无隗色地把这种论调暴露在了大庭广众之中。他说,在不知道事物真相之前,特别想知道它,而一旦知道了,反而也羡慕起以不知为荣的过去的那个时代,常常会痛悔成为现在的这个自己。他说自己的结论或许就与此相似。他讲完,苦笑着走下了讲坛。那时,我想起了市藏,我们日本人不得不接受这种苦涩的真理,也实在够可怜了。而像市藏那样,对于仅仅属于个人的秘密,想探索又胆怯,虽胆怯而又想探索的年轻人,我觉得会是更可悲的。 
    
    赵德远译的《春分之后》是夏目漱石的后期三部曲的第一部,写于1912年。描写了自我意识强烈的男人与天真烂漫的堂妹之间的感情纠葛,采用集合若干小短篇的方式写就的长篇小说,延续了作者对知识分子内心世界的探讨。

    内容提要
    赵德远译的《春分之后》是夏目漱石的长篇小说,一九一二年一月至四月在《朝日新闻》连载,后结集成书,描写了刚毕业的敬太郎为就职东奔西走,后在友人须永的帮助下获得职位,因此与须永、须永的舅舅、表妹千代子熟识,旁观了自我意识强烈、以哲学家自诩的须永与热情天真的表妹千代子的恋爱烦恼。描写了明治维新后日本知识界的状态和知识分子的困惑彷徨。日本文学巨匠夏目漱石的作品有“前期三部曲”和“后期三部曲”之说,《春分之后》则是其“后期三部曲”的第一部,是夏目漱石文学创作生涯的一大转折点。首先,《春分之后》是写于经历修善寺大患的生死考验之后的第一部作品,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作者本人的人生观和生死观;其次,在创作手法上,首次尝试使用了将诸多短篇连缀成一部长篇小说的创作手法,在创作态度上,实现了由作者本位到读者本位的转变;再次,在创作内容上,实现了由前期对社会的批评到后期探寻人性内部的转变。

    作者简介
    夏目漱石,日本一代文学巨匠,被称为“国民大作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小说、俳句、文论、汉诗和随笔。在文学领域,他开创了“私小说”的先河,树立了日本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丰碑。日本曾将他的头像印在千元纸币上,以示纪念这位伟大的作家。他的代表作品有《我是猫》《路边草》《心》《虞美人草》《哥儿》《三四郎》等。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