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政治是一种秩序,也有人说,政治是一种手段。读王沪宁教授主编的《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一书后,掩卷沉思,对政治制度的创建及发展产生了诸多的感想,从政治制度建设上形成一种新的认识。这种认识尚还肤浅,但也是确立我世界观的一种觉悟的提升。
政治是什么?
概括地讲:政治是一种统治。从政治学角度上讲,政治体系的建设,本质意义是制度的建设。如果一种政治制度在方法上缺失,实践证明,这种政治是失败的。
毫不含糊,政治在于从国情角度,遵循某种原理,建立系统的制度,用于保障一个国家的长治久安。
哲学存在逻辑,事物存在逻辑。逻辑一般情况下分为二种,一为形式逻辑,二为普通逻辑。政治逻辑是一种什么结构呢?其实,它是一种政治结构,即执政理念。
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政治的逻辑——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一书,是上海市“八五”规划项目,从阶级理论、国家理论、革命理论、民族理论上,分析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尤其是从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这一历史性高度,确立了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方法论,揭示了人类社会必然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的本质特征。
在本书的第二章节里,用“人类社会存在物”这一定论,引申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和政治上层建筑建立于经济基础这个法则。在本书的第十六章节里,着重谈了未来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等问题,总而言之的定论是:每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才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原因。
政治是什么?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上讲,政治的根本属性在于为人民服务的形成过程,这是一种不能缺失的过程,这个过程是我们执政的基础。
现在,我们提倡民主,但什么是民主,民主将以怎样的条件存在,也将以怎样的制度出现呢?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条件。
其实,民主的本意就是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自由是类的本质。我们倡导并实践民主,是在科学发展的前提下进行。而科学发展的实质是建立一种更符合以人为本原则制度的形态,马克思说:“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这是民主形成的雏形,也是给民主导入制度的切入点。
政治是什么?
政治是一种执政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建立在政治制度之上的。一切的政治产物的形成,关键环节是制度的建设。制度是理论的产物,也是形成理论体系的准绳。把握政治环节,根本要素是作为保障民生的过程。这是政治经济学的最大原理。
政治是什么?
政治之一的要素就包含着政治文化,它是一种特殊的观念形式和政治现象,代表着一个政党在执政理念上的价值认同和取向。
政治是什么?
中国特色的政治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国家各项工作的主流意识形态,并不断结合时代特征,形成和产生新的重大战略思想。
政治是什么?
政治是一种逻辑,本原在于推理,在于论证,在于探索,在于创新。创新是先决条件。如果一个国家制度落后,又没有创新的能力和条件,这个国家注定是发展不起来的。对此,改革是所有政治的先决条件,这个先决条件就是发展是硬道理。
改革,是解决社会矛盾的方法。社会的进步,在每一种过程中,都会产生新现象,现象与现象之间的交织,反映到事情层面上,就需要我们产生新的理论体系,用于指导我们的工作,解决存在的矛盾。
改革,就是一种探索,关键在于以人为本,这样才能突破体制瓶颈,才能从时代的现时性中,重构政治格局,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也促进社会的和谐。
在此本书里,首先阐明了社会政治的基本构造,并作出四条充足的理由,一是政治是人们的社会活动,二是政治形成一定的社会关系,三是政治有一定的政治形式,四是政治构成一个系统,这是一种政治制度形成的必然条件,好好研读这本书吧,将受益匪浅。这是我的认识、体会及读后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