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史上的“轰动事件”:歌手获诺贝尔文学奖

    诺贝尔文学奖是诺贝尔系列奖项中最受关注的一个。一直以来,获奖者的作品都被瑞典人作为圣诞礼物送给亲朋好友,而今年诺贝尔文学奖揭晓时间比往年推后了一个星期,这更是留足了悬念,各种猜测扑面而来。

    当地时间13日下午13点整,瑞典学院常务秘书莎拉·丹尼斯进入会场,宣布将诺贝尔文学奖授予美国艺术家鲍勃·迪伦,一切尘埃落定。尽管刚刚有路透社的记者猜测过鲍勃,而且两天前芬兰《赫尔辛基日报》也曾报道过该预测,但是这一结果还是让现场一片哗然,甚至打断了丹尼斯女士的讲话。片刻停顿后,丹尼斯女士才得以继续宣布鲍勃·迪伦的获奖理由——"为伟大的美国歌曲传统带来了全新的诗意表达方式",现场也响起惯常的掌声。

    诺贝尔文学奖史上"轰动性事件"

    陷入了短暂的混乱,是因为这是诺贝尔文学奖百年史上第一次颁奖给一个“歌手“,毕竟在大众眼里“歌手”和"文学家"还隔着一段距离;掌声是给鲍勃·迪伦这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他对美国当代流行文化影响可谓深远。

    面对大家对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质疑,丹尼斯女士表示,纵观历史文学史,最古老的文学就是通过口口相传的歌曲或民谣的方式传诵下来的。古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荷马史诗》也是古希腊游吟诗人的集体成果。所谓诗歌,歌与诗原本就不分家。这种形式对中国读者来说也并不陌生,早在汉朝,我们就有《乐府诗集》,那一声声传唱的美妙诗句流传至今。

    而现代流行歌手鲍勃·迪伦把诗与歌再次结合起来,将书面文字用口头歌曲的形式表达出来,这对美国一整个时代的流行文化造成了深远影响,也是他对文学作出的贡献。曾和鲍勃一起参加过“永不停息巡演”(Never Ending Tour)的美国诗人艾伦·金斯伯格评价鲍勃:“虽然他作为一个音乐家而闻名,但如果忽略了他在文学上非凡的成就,那么这将是一个巨大的错误。事实上,音乐和诗是联系着的,迪伦先生的作品异常重要地帮助我们恢复了这至关重要的联系。”

    瑞典当地媒体《每日新闻》记者在新闻发布会后和记者聊天时表示,一定会有人为此欢呼雀跃,因为这是流行文化的的大事件,也是诺贝尔文学史上的一次"轰动性事件"。作为诺贝尔文学奖的评选机构——瑞典学院一直被视为是古典学院派的代表,而且因为院士终身制的原则,导致评委的年龄都相对偏高,所以常常会被诟病为“老古董”,而此次能颁奖给鲍勃·迪伦,也是瑞典学院百年诺贝尔史上的第一次与流行握手。

    音乐的天赋掩盖了文学的造诣

    鲍勃·迪伦的原名是罗伯特·艾伦·齐默曼。之所以选择了用迪伦为自己命名,是为了追忆来自威尔士的酒鬼诗人迪伦·托马斯。这个来自诗人的名字是否也预示着他必将作为诗人而被世人重新认识呢?

    其实,流行歌手鲍勃·迪伦对自己的认知便是:"无论我到哪里,我都是一个60年代的行吟诗人,一个摇滚民谣的遗迹,一个从逝去时代过来的词语匠人"。而他也还是很符合瑞典学院的诺贝尔标准的。

    首先,他认知度很高。作为一个音乐家,迪伦的唱片总销量已超过了1亿,也让他成为全球最畅销的音乐人之一。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就一直在举办的“永不停息巡演”(Never Ending Tour),以每年一百场上下的次数,鲍勃在全球各地演出。至2010年底,这场巡回已演出超过2300场。2011年4月8日,迪伦在“上海大舞台”举办了演唱会。主办方别出心裁地把鲍勃·迪伦第一次登台演出的日期,1961年4月11日,定为此次中国演出的VIP票价1961.411元,作为纪念。

    因为在艺术领域的造诣,鲍勃获得过各种奖项,包括格莱美、金球奖和奥斯卡金像奖等,2012年5月,迪伦还获得了由美国总统贝拉克·奥巴马颁布的总统自由勋章,直到今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其次,鲍勃多才多艺。在其50多年的歌唱生涯中探索了美国歌曲风格里的各种成分——从民谣、蓝调及乡村到福音音乐、摇滚乐和洛卡比里,再到英格兰式、苏格兰式和爱尔兰式民谣,还有爵士乐和摇滚乐。

    1965年,迷恋英伦摇滚风的鲍勃迪伦发行专辑《重返61号公路》发行,大获好评,其中的《像一块滚石》标志着他正式迈入了摇滚创作阶段,多年以后,这首歌被权威音乐杂志《滚石》选为“历史上最伟大的500首歌曲”第一名,而甲壳虫乐队、埃里克·克莱普顿等人也都称自己从迪伦的作品中受益匪浅。

    这些音乐上的光芒掩盖了他在其他领域,特别是文学上的才华,让世人忽略了他作为一名诗人,创作人和作家在文学上取得的成就。

    早在1971年,鲍勃就出版了超现实主义小说《塔兰图拉》。2004年他的自传《像一块滚石》出版,该书进入《纽约时报》最佳畅销书榜单长达19周之久,还被全球数十家著名媒体评选为“年度最佳图书”,并被提名美国国家图书奖。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