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问题是,恩仇真的消失了吗?和平真的到来了吗?当然不是。这只是另一个悲剧的伏笔吧。于是,骑士维斯坦质问高文爵士的话,听起来就有了那么一点超越文本、超越历史的现实意味了。他一语中的地道出了战争(杀戮)的残酷:“我说的那些人走过了一条残暴之路,亲眼见过自己的孩子和亲人残肢断臂、惨遭蹂躏。他们经历了漫长的苦难,一路上死神就在身后……他们知道,他们终将面对自己的末日。他们知道,现在被抱在怀里的婴儿,不久将成为血淋淋的玩具,在这鹅卵石上被踢来踢去。他们知道,因为他们已经见过,他们是从那儿逃出来的。他们见过敌人烧杀劫掠,见过已经受伤、即将死去的年轻女孩,惨遭敌人轮奸。”
尾声:死神就在身后,友好脆弱不堪
没错,死神就在身后。这是维斯坦的警告,也是石黑一雄的心声。他直言不讳地告诉我们,倘若不找出真相,只一味地沉醉在遗忘之中,指鹿为马、以假作真,让战争变成和平,让彼此仇视变得相安无事,只把真相留给少数人用作不痛不痒的忏悔,那么我们和亚瑟王的子民又有什么不同?为了赢得战争,伟大的亚瑟王不惜撕毁承诺,对撒克逊村庄动手,屠杀大批无辜婴儿。讽刺的是,他处心积虑取得的“和平”并没有为他的王国带来真正的和平——这是一种建立在“屠杀与魔术师的骗术之上”的幻觉。然而,真相到底是什么?真相是,即便没有记忆,恐怖的往事依旧“在泥土中蛰伏,像死者的白骨一样,等着人们发掘”。可以想象的是,一旦雾霭散尽、谎言揭穿,仇恨必将回归。那时,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部落与部落之间的“友好”纽带,必会“像小女孩用细细的花茎打的结一样”脆弱不堪。而等待我们的,难道不是另一场血腥杀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