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父尝言:“自有知识以来,便不知不觉萦心于一个人生问题,一个社会问题(或云中国问题)。”他正是为此两大问题而思考而行动,终其一生。
他又曾说:“我生而为中国人,恰逢到近数十年中国问题极端严重之秋,其为中国问题所困恼自是当然。……我恍如很早便置身问题之中,对大局时事之留心,若出自天性。”由此可见,在两大问题之中,他用心于中国问题似更早,所付出的精力似也更多。而他又是一个“一向喜欢行动而不甘于坐谈”之人,“以中国问题几十年来之急切不得解决”,便促使他“不能不有所行动”。于是,在新中国成立之前这几十年,他为此问题,劳攘奔走,付出甚多。
 先父早年即热心于君主立宪,后叉转而参加辛亥革命。在一九二四年辞去北大教职之后,不久即投身农村,从事乡村工作,前后凡八九年,一九三七年日寇入侵,又为抗战奔走,从事促进国内团结、一致对敌运动,因而有访问延安,参与创建民盟及巡历敌后等活动。至抗战胜利,又曾为避免内战,争取和平建国而尽力。又因他是“一个有思想,又且本着他的思想而行的人”,是以“动不盲动,想不空想”;行动之中自有其主见。凡此种种,此书所收录的文字多有所反映,故《忆往谈旧录》一书,可视为先父从事社会活动、参与现实政治的实录,其中辑录有其自述数十年间的亲身经历,与若干历史人物的交往,以及个人见闻等。这些内容多有一定史料性质,因此对了解新中国成立之前约半个世纪间的中国社会与历史,将不无帮助。
此书首次出版于一九八七年(中国文史出版社),距今将近二十年。如今再次出版时,为更全面反映作者前半生的社会活动与政治生活,对内容作了较大的增删,并重新加以编排。
梁培宽 2005年9月1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