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康奈尔·伍尔里奇,中国的读者也许还不太熟悉。但希区柯克这个名字,应该是耳熟能详了吧!是的,希区柯克是英国著名电影导演,后在美国好莱坞发展。他以擅长执导悬疑、恐怖片著称,脍炙人口的有《蝴蝶梦》、《三十九级台阶》、《爱德华大夫》等。而《后窗》也是其众多作品中的代表作之一,它就是根据康奈尔·伍尔里奇的同名小说改编的。
康奈尔·伍尔里奇,1903年出生于美国纽约,十二岁时父母离异。他曾在墨西哥随父亲生活过一段时间,后来回到纽约跟母亲一起生活。
他于1921年至1926年之间,断断续续就读于哥伦比亚大学,但始终没有毕业,并最终于1926年辍学,当时他出版了第一部小说《服务生》,此时的他深受美国大作家菲茨杰拉德的影响,《服务生》则为他此后创作的六部“爵士时代”小说打响了头炮。随后他转向通俗与侦探小说的创作,时常以笔名发表。比如《后窗》,最先发表于1942年2月的《一毛钱侦探杂志》上,篇名为《肯定是谋杀》,后来集结出版单行本时,书名改为《后窗》,作者署名均为威廉姆·艾里什。孰料这竟为日后确认该书著作权的归属带来了麻烦,并于1900年闹上了联邦高级法院。
1930年,在洛杉矶担任电影编剧的伍尔里奇与默片导演斯图尔特·布莱克顿的女儿结婚,三个月后即分居,并于1933年正式离婚。伍尔里奇重回纽约,与母亲一起生活,直至1957年母亲去世。后来的岁月里,他偶尔会在曼哈顿酒吧里与美国悬疑作家协会的同行们以及一些年轻粉丝们应酬,但是由于过度酗酒,以及因为一只鞋过紧造成感染最终导致的截肢,让他不得不离群索居。1968年9月他去世时,体重不满九十磅。他把八十五万美元的遗产捐给了哥伦比亚大学,以母亲的名义建立了新闻学奖学金。
前面说过,伍尔里奇最先创作的六部小说深受菲茨杰拉德的影响,被称为“爵士时代”小说。而他创作的黄金年代则是1940年至1948年之间。在此期间,他彻底转型成为一个犯罪小说作家,发表了大量的中长篇及短篇小说,除了《后窗》外,还有广受好评的《我嫁给了一个死人》、《旋人深渊的华尔兹》等。他有三十多部作品被改编成电影,直到2006年,他的悬疑故事《三点钟》还登上了大银幕。他的传记作者小弗朗西斯·内文斯认为他是仅次于戴希伍德·哈米特、厄尔·斯坦利·加德纳、雷蒙德·钱德勒的美国犯罪、悬疑小说家。也有评论家认为,他与雷蒙德·钱德勒和詹姆斯·凯恩一起,创立了“黑色体裁”小说流派。
这里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后窗》是一部犯罪、悬疑故事集,共收入了《后窗》、《死后》、《三点钟》、《谋杀的变更》、《冲力》等五个内容各异的故事,展现的是作者一以贯之的创作风格:跌宕起伏的情节走向,出人意料的故事结局,绝对会让人在掩卷之余回味再三。为防“剧透”,这里就不一一细述,请读者们自己品味吧。
张建平 2015年2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