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7年做一套丛书——上海人民社“细讲中国历史丛书”出版始末

    这套书,从最初有想法到最后出版,整整花了七年时间,而且我们还觉得时间紧张。这么大的规模,这么多作者,靠急就章是出不来的,必须要有长期规划。

    《细讲中国历史丛书(全12册)》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作者:李学勤郭志坤 主编
    出版时间:2015年01月

    经常逛书店的读者都知道,历史类图书一直是读者关注的热点和书店经营、展示的重点,当前市面上历史类图书种类繁多、体裁多样,但仔细分析下来发现,市面上的图书往往流于几种弊端:古史难以阅读,专著严肃有余而可读性不足,业余 写手的著作能吸引人但学术性不够乃至不可信。市场和读者强烈呼唤着可信而又通俗好读的中国历史读本。

    著名学者和著名出版家共同担纲

    上海人民出版社在历史类图书的出版上是有传统的,在这方面,我们有一系列标志性的出版 工程,如《中国通史》(22卷)、《中华文化通志》(101卷)、“中国文化史丛书”(近30种)、“中国专题史系列”、“中国断代史系列”等,这些出版 工程奠定了我社在历史类图书出版方面的良好声誉。但这些书基本都是面对比较专业的读者,在一定程度上已无法满足大众读者对历史的强烈需求。因此我们很早就想策划一套面向大众的既可信又通俗好读的中国通史读本。

    巧合的是,我们得知我社的原总编辑郭志坤先生正在策划这样一套书,而且已经有了眉目。 郭先生是一位学者型的出版家,他主持我社工作时不仅主持策划了包括中国断代史系列、细说中国历史丛书等在内的多个重大史学工程,而且对中国古代史素有研究,撰写了《秦始皇大传》、《隋炀帝大传》、《秦陵地宫猜想》、《先秦诸子宣传思想论稿》、《荀学论稿》等多本著作。作为多项重大史学出版工程的主持者,郭志坤先生对当前历史类图书要么过于严肃艰深不适宜阅读、要么为追求通俗好读而不可信的弊端有深刻认识和体会,而策划一套既有学术含量、真实可信又面向大众、通俗好读的中国历史,是他多年来的梦想。七年前他首次将这一想法与李学勤先生沟通,当即赢得李先生的赞同,他们都认为应该组织编写一套系统讲说中国历史、将学术界的丰硕成果推广于大众的图书。之后又经过多次电话和当面沟通,细讲中国历史丛书的轮廓一步步清晰。

    李学勤先生是著名的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和夏商周断代工程的首席科学家,他长期致力于汉以前的历史与文化的研究,注重将文献与考古学、古文字学成果相结合,在甲骨学、青铜器及其铭文、战国文字、简帛学,以及与其相关的历史文化研究等领域, 均有重要建树。尤其是近年来他多次主张将历史学推向大众,提倡史学著作的通俗化和大众化。由李学勤先生这样的著名学者和郭志坤先生这样的著名出版家共同担任主编,为这套丛书的成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可信:关键在作者

    要保证丛书的可信,最大困难是找作者,需要组织专业的作者来撰写,确保内容的真实可信并能吸收学界的最新研究成果。但目前中国的现实情况是,当前绝大多数高校和研究机构也未将通俗性作品列入考评体系,专业的历史学者通常不愿或不屑于写通俗性作品;同样真实的情况是,许多专业学者写不好通俗作品。克服了以上重重障碍后,“细讲中国历史丛书”遴选出了12位相对比较合适的作者。他们均为对中国 历史素有研究且有志于通俗历史写作的专家。他们中有的是学殖精深、卓有建树的史学名家,有的是常年立足于三尺讲台的传道、授业、解惑者,有的还是以“滔滔 以言”享誉学界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其中多为年轻的历史学博士。由这样一个“教师团队”来担当编写中国历史读物的重任,当得起,也信得过。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