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可“细讲”,不可“戏说”

     《细讲中国历史丛书·夏史》的作者郭泳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影视作品的“戏说”是娱乐,娱乐有娱乐的标准,但是通俗类的读物有不同的标准,要保证史实的基本准确。

  而郭志坤之所以为这套丛书命名为《细讲中国历史丛书》,正是为了抵抗愈演愈烈的“戏说中国历史”之风。当下历史类图书、影视剧受追捧,然而“戏说”成瘾,已经有悖历史的本来面目。面对各种恶搞、颠覆、虚无主义的干扰,历史学者如果再不出来讲历史,历史就真不成样子了。

  他说:“那种靠戏说来获得收视率或打开销售市场的,是对中华文明历史不负责任,也是不会长久的。有一种说法认为,现代人生活无比忙碌,难以有兴趣了解枯燥的历史,而戏说激发读者的兴趣,更有利于在轻松的氛围中传承历史。此话只讲对了一半,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历史是对的,但不宜靠‘戏说’,更不该靠标新立异、哗众取宠、毫无顾忌地挑战社会的价值底线和伦理底线。叙述历史的手法有多种,再说历史本身就是丰富多彩的,只要表述恰当,就有生动形象的场景和风貌呈现在眼前。”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