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组委会组团到国内外各个书展实地考察,为筹办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学习、取经。首届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未开先热,从办展思路到具体操作上有哪些经验可以与众分享? ■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批准立项后,书展组委会首先确立了推动中国出版“走出去”、进一步扩大中国童书国际影响力的办展目标。为进一步创新办展机制,探索国际化、社会化、专业化的办展模式,组委会在学习、研究、借鉴法兰克福国际书展、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等国内外大型国际书展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国际惯例、社会合作、专业分工”的办展思路,由上海市新闻出版局联手中国出版界拥有国际书展参展和办展丰富经验与资源的两支“国家队”——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有限公司、环球新闻出版发展有限公司,密切合作,发挥各自优势,协同推进各项筹备工作。随后,引入国际领先的大型会展公司,多年来运营伦敦书展、美国书展、东京书展等国际著名书展的励德展览集团中国公司,委托其作为项目运营商,根据组委会要求,承担国内外招商招展、市场开发等具体事务,并由四方组建了一支国际化程度比较高、注重专业分工合作的项目团队。 今年3月以来,项目团队全面启动了策划、销售、市场、运营等各项工作。在项目推广方面,先后在海南全国书博会、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巴黎书展、伦敦书展、东京书展、首尔书展、上海书展、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法兰克福国际书展等多个国内外展会现场进行宣传推广和招商,多次举行国内外重要童书出版机构参与的项目推介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项目市场运营方面,通过走访国内外出版机构,深入了解客户的业务需求和预期,形成贴合市场脉动和行业发展的项目方案;完成项目Logo和童书展主形象设计,制作精美的展会宣传资料,在专业客户和观众中进行了有效推广;建立CCBF官方网站和微博、微信,为展商和观众提供信息服务;构建观众数据库,启动呼叫中心的观众邀请服务;确定包括物流、现场搭建、差旅服务等在内的各项基本服务方案;与各有关协会、社会组织等专业机构共同组织策划丰富多彩的活动和特色服务项目。从目前筹备工作的进展和成效看,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大胆尝试的跨地区联手、国际化运营、社会化合作、专业化分工的模式,将为走过10年的上海书展的创新升级提供一个鲜活的样本。 □首届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创设了一系列高端专业平台和品牌项目,并邀请了国内、国际一批著名人士,许多人对此都十分关注,您能否简单介绍一下? ■在筹办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之初,主办方的目标之一就是要打造国际出版领域中具有影响力的书展。因此,必须创设一些具有中国特色、符合国际惯例、凸显行业价值的有助于支撑和强化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整体形象的子品牌,以提升对国内外少儿专业领域一流人士和高端资源的号召力,建立起专业品牌和良好口碑,并在一年一度的书展上发挥对行业和企业真正富有价值的作用和影响。因此,考虑到补白和补强,为中外专业人士搭建全新的专业平台,今年我们尝试推出了“金风车”最佳童书奖评选、上海国际儿童文学作家节、国际出版人上海访问计划(SHVIP)、中外出版人快速商务配对计划以及一系列专业性的务实论坛等。这些都是聚焦相关领域创设的凸显书展整体品牌形象的具有标志性的全新项目。它们能否得到中外出版界同行的认可,做成真正的品牌,还需要我们多学习、多摸索、多实践,做出持续的努力。此外,根据行业的发展和参展商的需求,今后我们还将培育和打造新的特色服务项目,希望这些活动和项目能够真正体现中国上海国际童书展的文化追求和价值理念。 在重要嘉宾方面,名单很长,我介绍几位: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主席莱泽·卡鲁丁(马来西亚),国际儿童读物联盟(IBBY)前任主席帕奇·亚当娜(加拿大),国际安徒生奖评委会主席玛利亚·基尔(西班牙),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高洪波,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任溶溶等。200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曾创作过多部儿童文学作品的法国著名作家勒克莱齐奥也将出席上海国际儿童文学作家节,举办以“儿童的阅读与成长”为主题的文学演讲和作品签售活动,并应邀走进校园,与上海的小朋友和读者见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