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法兰克福当地时间10月9日,静静流淌的美因河第65次见证了被誉为“世界文化风向标”——法兰克福书展的开幕。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300多家书商在这里展示自己精心制作的图书,其中,包括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中国国际出版集团、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中国科技出版集团、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时代出版传媒股份公司在内共有约160家中国出版社和图书服务供应商参展。预计参观本届书展的读者和观众达28万人次。巴西是主宾国。
中国展团实现开门红
2013年中国展区的展台位于展馆6.1馆入口处,共500平方米。据环球新闻出版发展有限公司展览部总经理戴岚介绍,今年的展台以2012年法兰克福书展版权输出数据为依据,重新划分。中国展台分为五部分,即走出去重点单位展区、集团展区、专业出版社展区、综合展区及活动区。其中,走出去重点单位展区包括中国出版集团等2012年版权输出排名前五名的5家单位,集团展区和专业出版社展区包括连续多年参展且版贸业绩突出的22家单位,综合展区包括单体出版单位22家,整个展台设计以简约风格为主,融合中国文化元素,将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与国际流行元素结合,以时尚白色为主色基调,结合展台顶部外围的主视觉墙,活动区的活字背墙以及书柜上方连绵的中国画,整个展区采用暖光照明,凸显中国文化温润平静却又底蕴深厚的一面,既表达了中国文化的古典美感,又营造出鲜明的时代风貌,完美体现“中国出版”的崭新形象。
据不完全统计,书展第一天,中国展团即达成版权输出协议200余项,实现了“开门红”,其中仅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版权输出就达159项。此次中国出版集团旗下的人文、商务、中华、三联、人美、大百科等社都带去了精品,版贸表现异常活跃。第一次参加法兰克福书展的郭锐是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国际合作部的主任助理,9号一天即接待了四十余位中外出版商,他对这些接待对象进行了简单归类,“一类是出版商,其中有我们提前约好的,还有一部分是现场参展的。一类是读者,这些读者对中国文化非常感兴趣。还有一类是书商,既有成批采购的需求,也有只想买单本的。”尽管只工作了一天,郭锐已经发现了可以改进的地方,比如腰封做得更详细一点、纸质介绍之外增加电子版本的介绍、参展人员要对参展图书足够了解、书目可以分类制作等等。
6.1号馆今年的重头戏是亚洲出版。中国大陆、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新加坡的华语出版阵营,再加上韩国和日本的参展商,堪称一个亚洲大家庭。为此,6.1号馆特设“亚洲活动区”,了解亚洲各国的推介新书,也可以与作家近距离交流。中国展台亦继续设立活动专区,据了解,展会期间外研社、译林社、新世界社、荣宝斋等7家单位组织专业研讨、版权推广、版权现场签约、新书推介会等活动,看点颇多。
在商务印书馆版权经理郭朝凤看来,尽管网络普及让搜索信息、寻找合作机会和渠道更加便捷高效,但在法兰克福书展上通过论坛、活动的交流和碰撞带给人的启发和感受非常重要,也无法替代。 译林出版社数字出版部主任张远帆对于今年书展上大量小型电子书营销公司的出现十分关注,有些小型公司甚至没有专门展示区,但却积极主动寻找合作机会,并对版权在中国的销售十分看好,这也让他对国内数字出版发展充满信心。张远帆还注意到一个现象,即大众图书争相数字化的同时,艺术类高档次的图书更加精致,更加讲求印制,因此许多从事高端印制的公司如雅昌等也在此次展会上着力推介自己。 世界出版关注趋势 人气略减不影响版权交易。往年人气最旺的8号馆明显人气下滑,事实上,不只是8号馆,整个法兰克福书展的参展人数正呈现下降趋势。这也引起了许多业内人士的思考,中国美术出版总社社长汪家明认为,除了受全球经济萧条的影响,数字出版的冲击也是主要原因。对此,新世界出版社版权部主任姜汉忠也十分赞同,“版权代理人的客户大多基于平时的积累,来法兰克福书展的主要目的是联络感情,经济环境不好,加上数字阅读的兴起,几个因素凑在一起很多人就不来了”。 但人气的略减并没有影响版权的交易,国际大出版商的展位依然座无虚席。威立集团此次书展虽然增加了版权人员,但每个人的日程都排得非常满,经常要以分钟来计。 书展期间,传来加拿大作家爱丽丝·门罗获得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消息,出版过该位作家图书的出版社备受关注。 少儿及青少年读物依然是焦点。正如德国外交部长韦斯特韦勒在本届法兰克福书展开幕式致辞中所说,将少儿及青少年读物作为关注焦点很有远见,儿童和青少年时期读物对每个人影响深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