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催人,网络作家15年走出第4代

    作家龙一参加了中国作协组织的第二批“网络作家与传统作家结对交友”活动。在他看来,网络作品水平参差不齐是正常的,因为“网络写作没有门槛,从最初的自娱自乐到如今商业化气息浓郁,特别是‘每日更新’的海量写作要求,使作者没有办法保证作品的品质”。

    “网络文学一直显得商业气息浓重,这和它所依托的平台有关。”“天下归元”认为,适当的商业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前提是必须控制在一定的限度以及公正评判的基础上,否则难免会造成写作目的的倾斜,影响作者写作的纯粹性。

    “文学创作的基本规律是大浪淘沙,不到15年时间,网络作家已经出现了四代人,其流变之快令人吃惊。网络文学能不能出精品?我认为一定能,但要假以时日,不能着急催生,要给他们一个良好的生长与发展环境。”马季指出,我国文学创作的转型刚刚开始,路还很长,一大批网络文学具备了大众喜闻乐见的特质,但离真正创作出精品还需要一个成长过程。

    对于自己的未来,不少网络作家怀以乐观态度。“天下归元”认为,网络作家的发展是多元化的,随着衍生版权进一步细化,电子平台日益增加、完善,一定会带来更多的机会和收入。“当然,优胜劣汰的竞争方式以及越来越严格的写作出版环境,或许会让这个队伍在经历早期的浮躁后,最终走向精炼与纯粹。”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