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十八卷的《海派百年代表画家系列作品集》历时一年多的编撰,于近日面世。这套大型图书较完整地呈现了百余年来海派绘画的生成与发展的历史面貌,也较深入地反映了近现代美术大家及其作品独树一帜的历史定位和艺术价值。与此同时,这套丛书的出版,为学术界进一步研究海派美术乃至海派文化的源流及个案提供了可资钩稽和分析的文字、图像文献与学术文本。并且,丛书的出版对于我们研究与阐发在“西风东渐”与“国画革新”的历史背景下海派美术的滥觞与兴盛,进一步思考在当下语境中海派美术对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城市文化精神的形塑以及对创作思维的启发不无裨益。 海派绘画为中国近现代绘画史上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人数众多,而且风格各异。绘画源流呈多元取向,不仅继承了固有的优秀传统,更接受了西方艺术思潮的洗礼,从而碰撞出璀璨的火花,孕育出了诸多可与古人雁行的大家。今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与上海书画出版社合作推出《海派百年代表画家系列作品集》,择选最具有代表性的18位海派画家,涵盖了中国画、西画、漫画等多种绘画门类,分别是虚谷、任伯年、吴昌硕、刘海粟、唐云、吴湖帆、周碧初、林风眠、贺天健、丰子恺、关良、颜文樑、朱屺瞻、张大壮、吴大羽、谢稚柳、陆俨少、程十发,将他们的作品结集出版,从而整体展示海派绘画的魅力。 全套丛书共计18册,每册分设主编,均为现在活跃于上海画坛的知名艺术家。每本书分为三个部分: 一、评述文章,为了保证评述论文的学术质量,经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上海书画出版社及分册主编商定后邀请沪上实力派美术史研究专家撰写。有的画家虽已有大量研究成果,但是文章作者能在原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重新阐发,或从新的视角或从深层次挖掘,使得研究文章耳目一新,无论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都较以前有质的提升;有的画家以前的研究成果较少,文章作者经过多方面搜寻史料,联系画家后人,从而使得整篇文章血肉丰满,可以让读者对原本略显了解不足的画家有了更为全面整体的认识。 二、艺术作品,作为该套丛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编者对作品的筛选慎之又慎,商定了三个入选作品的基本原则:1.确保作品必须为真迹;2.各个时期、风格、题材都要有体现;3.在前两个前提下挑选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根据这三个原则,各分册主编在编辑的配合下展开工作,有的画家存世作品数量较多,编者经过多方搜集后先后多次遴选:首先剔除伪作,除了延请沪上实力派鉴定专家外,亦请画家家属参与筛选,保证了作品集中不会出现伪作,确保学术上的严肃性;其次,在上述确定真迹作品的基础上反复挑选最终定稿。有些画家作品存世量较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编辑多方联系各个收藏机构单位,比如说颜文樑,通过编辑的努力,经与中华艺术宫和苏州市美术馆的友好协商,特地带上摄影师专程到这些收藏机构拍摄图档。再比如吴湖帆,尽管上海中国画院和朵云轩有非常好的藏品,但是依旧数量不足,编辑为此辗转联系香港和台湾的藏家,请他们提供图档,所以有不少吴湖帆的作品是首次与读者见面。 三、艺术年表,作为体现画家生平画腊的过程,艺术年表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该套丛书的画家均已有比较详细的年表,但是有不少存在一些史料上的差错,在编辑各分册年表的时候,出版社的编辑和审读仔细核实资料,更咨询了画家家属,不仅纠正了部分与史实不符之处,还补充了原有年表疏漏之处,从而使得年表的史料性更加充分。 所以整套《海派百年代表画家系列作品集》体例清晰,整体设计与图版品质俱优,是一本集学术研究与欣赏相宜的高品质图书,同时也为现在蓬勃发展的艺术品市场提供了权威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