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同班,还是同桌——竺可桢与陈寅恪之二

    中年失明,陈寅恪自然感到非常痛苦。他曾作有《五十六岁生日三绝》,其第一首云:“去年病目实已死,虽号为人与鬼同。可笑家人作生日,宛如设祭奠亡翁。”(《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第125页)诗意凄绝异常。纵观陈寅恪一生,饱受战乱,历经坎坷,其中1945年失明与1938年失书可谓两大灾厄。“先生于戊寅(一九三八)转道去昆明时,在滇越铁路运输中被窃去书籍两木箱(另易以两木箱,满装砖块),其中多有先生批注本。”(《陈寅恪先生编年事辑》第149页)这些批注本凝聚了陈寅恪前半生许多心血,皆是学术半成品,稍加撮录整理即可斐然成文,如今飘零散佚,付诸冥冥,加之后来这位史学大家失明目盲,已无可能大规模从头收拾学术旧江山,使人不禁感叹“天公未佑陈寅恪”之余,且有“千古文章未尽才”之憾。 

第一页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