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享受免费数字音乐的时代将一去不复返。酷狗、百度音乐、QQ音乐、多米音乐、酷音乐等数家在数字音乐行业的服务商组成联盟,联合15家唱片公司,拟在今年底或明年初推行音乐付费制度。日前,有消息说三大国际唱片公司提议采取音乐下载收费包月制度。不过,服务商担心唱片公司在终端上垄断,双方将就此进行谈判。
而乐迷对于音乐付费的消息则反应不一,部分乐迷习惯了免费下载,难以接受为音乐掏腰包,同时,也有不少乐迷认为“为了好音乐,我们得学会付出”。
“包月制度”是趋势
百度早前为盗版提供深度链接,遭到音乐人声讨。最终百度与音著协达成和解,算是对音乐人有了一个“交代”。但是唱片公司与百度等数字音乐行业的服务商就付费音乐的讨论仍旧没有停歇。
据QQ音乐市场部高层透露,各音乐平台和15家大的唱片公司共同讨论的模式暂定为包月收费,但会有等级划分,按照用户的需求定制不同收费标准,等级不同权限不同。比如,用户一个月付7元钱可以授权下载7首歌曲,一个月达到20元时,用户可随意下载音乐——这主要是针对互联网用户下载码率在320kbps以上高品质或者无损音乐的服务。
据知情人透露,这是华纳、环球、索尼三大国际唱片公司所提出的收费制度。三大唱片内地公司表示这是亚太地区方面的决策,而所谓“包月制度”的确是未来公司与服务商谈判的意向,但7元和20元并不是唱片公司的设想。
恐将出现两种垄断
不过,数字音乐行业服务商却对此表示忧虑,担心唱片巨头对终端的垄断。垄断可能集中在两点。
首先,大唱片公司只联合这几家数字音乐行业服务商,规定他们的内容只能用几家国际大唱片公司提供的音乐版权,那么许多实力较薄弱的独立唱片公司以及本土唱片公司,它们的版权则会因为不能进入这几个服务商,而遭受到国际几家大唱片公司的打压。百度方面对此坚决不做回应。
其次,未来在线音乐市场一定会发生价格战,而小企业可能面临被淘汰的危险。虾米网CEO王皓说:“你可以看成原来免费就是一个价格战。接下来不排除会出现大家统一定价,但是由公司这边承担,用这种方式抢用户。大的企业资金雄厚,可能会用这种方法击跨一些小企业。”
倘若双方动机只是寻求商机,那么根据统计,目前国内至少有7亿潜在付费音乐消费人群,如按30%月活跃度、每人每月贡献10元计算,加之流量带来的广告收入,未来数字音乐市场规模至少将达到数百亿元。
收费价格成敏感条件
在付费市场前景如此可观的同时,网友却并不买账。此前酷我音乐一度尝试收费,但用户付费率甚至低于千分之几。QQ音乐在批量下载歌曲对钻石贵族开放权限,而升级到钻石贵族还是要钱。早前就有网友纷纷拍砖,认为网站对下载歌曲收费是“穷疯了”的表现,因为“互联网的精神还是开放和共享”。
朱葛自认是典型的“互联网用户”,他不会为音乐下载付账,“我之前只为电子杂志付费过,因为(歌曲)不是独一无二的”。网友伊青也对此表示“不接受”,“相对我这样对音乐没啥讲究的人来说,收多少钱都贵,对于讲究的人来说还是听碟过瘾”。郭文则对收费表现得无所谓,“我认为这种付费方式和电影一样,会有层出不穷的人开始在各个网站寻找免费打包下载的,到最后还是免费提供”。
来自大众的另一种声音是坚决支持正版版权,优化音乐创作环境,但也分两种观点。网友yokoguan在接受调查时对于收费表示接受,“现在下载不稳定,不知道哪天就不能下了,7元20首,包月20元不算贵”。乐迷大雁则认为,“一首歌5毛到1块、包月30元到50元可以接受”。乐迷琪琪说:“为了好音乐,我们得学会付出。”另一个焦点是针对价格方面,认为20元偏贵,不少用户和乐迷认为10元是上限,超过就不会考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