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出版变局

    数字技术日新月异、一日千里,数字出版在全球范围内势如破竹,数字化生活已变得无处不在。在这个电子书与实体书共融的新时代,当读者已经开始从纸阅读走向“屏”阅读,不变即死、不发展即被淘汰,国内传统出版单位纷纷加大数字出版推进力度、从观念、定位、架构、人员到模式、营销、运营,中国出版业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探索与变革。

    变局:个性服务

    中国教育出版集团: 从出版商到教育服务商


    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正在加速改革发展,推进股改上市,而数字出版将是上市募集资金最主要的投向之一。

    在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看来,满足个性化需求的优质教育内容,不是传统意义的“课本”,而是包括电子教材在内的融合多种媒体的“课程包”及个性化的学习解决方案。因此,教育出版商需要转换角色,需要从出版商转换成服务商,从内容提供商转型为教育服务商,围绕个性化教学需求,为师生提供个性化教学解决方案。

    近年来,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公司下属人教社、高教社在数字出版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开发了许多数字出版项目。其中,人教社已开发项目达到7项,包括149大类1000多种的数字音频、视频出版物,人教网“新目标-英语互动趣学堂”,人教电子黑板等;在开发项目包括手机出版物英语口语教练,手机单词卡片,维C移动数字出版平台,点读发声数码笔等10项。

    作为国内信息化建设和数字出版起步最早、投入最大、影响最广、成果最丰的出版社之一,高教社目前已将12000多种教材制作成电子书,主要教材均可通过网络购买,近2000种教材提供网络增值服务,约200种教材提供POD服务,2009年以来已经提供了100多门课的网络定制服务,并开发了40多个学科网站和500多个数字化产品,初步形成了以电子教材和数字课程为中心的数字出版产品群。

    值得一提的是,高教社借助成功探索的几种数字出版商业模式已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1、书配卡--增值服务模式。将开发的数字化教学资源通过网络教学平台与纸质教材捆绑,形成纸网互动。目前此类教材约1300种,注册用户超过200万。

    2、数字课程--个性化定制模式。包括教学资源个性化定制、网络教学平台功能定制、教学活动个性化定制及课程教学全过程的支持服务。

    3、期刊网--在线数据库模式。通过中国学术前沿期刊网为用户提供检索、浏览和全文下载服务。目前该期刊数据库已被国内有关大学图书馆订阅,同时也通过Springerlink为全球科技工作者提供在线服务。

    4、独立销售模式。部分自成系统的数字化教学资源也作为独立产品销售如大学体验英语互动学习系统、体验汉语互动学习系统等。上述产品以独立销售的模式赢得了国内市场,同时也销往海外,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

    变局:技术带动

    中南出版集团: 探路立体发展模式


    中南出版传媒集团专门成立了数字出版工作领导小组,在部门设置上,新技术新媒体部全面负责数字出版、动漫相关业务的协调和管理。目前,中南出版传媒集团形成了以天闻数媒、潇湘晨报和红网、天闻动漫为主体的三大板块,推进数字出版业务。

    其中,与华为合资成立的天闻数媒承担集团内各书刊单位及向外获取的数字资源的整合、开发、营销、传播和运营;潇湘晨报与红网承担新闻板块数字产品的开发和运营;天闻动漫承担动漫、轻小说内容生成、发布和互动平台开发和运营。在各业务主体中,天闻数媒成为撬动各传统出版单位转型的最重要杠杆,瞄准大众阅读和数字教育两个目标市场,从资金、技术、渠道、运营能力等方面介入数字出版。

    基于大众阅读已推出了天闻阅读平台和客户端,同时作为MCP(内容整合商)天闻数媒已将数字资源接入国内三大运营商阅读基地,并通过与华为的合作,获得了华为在海外的15个手机报局点,这意味着,天闻在15个国家拥有了自己的数字内容发布平台。基于数字教育,主打产品iSchool利用先进的云技术、终端技术及丰富的数字化内容,构建全面支持教育数字化的综合管理、教学、学习平台。目前,产品构架已基本完成,在深圳的一个试验区已经初步确定。

    而潇湘晨报和红网方面则形成了包括红网、掌上红网、潇湘晨报手机报、数字报以及一系列基于各类移动终端的阅读客户端产品。动漫业务主要由集团旗下合资公司——广州天闻角川动漫有限公司经营,该公司官网已经拢聚了10多万14~23岁的活跃会员。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