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2日,由美国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出品的电影《星球大战前传Ⅱ——克隆人的进攻》将在北京全面上映。这部影片除了是卢卡斯的巨制外,其特别之处还在于放映并非采用传统的胶片,而是采用数字技术,这意味着中国观众今后与其他国家的观众同步观看同一部电影在技术上有了保障,并能欣赏到高清晰的稳定画面。
为了使《克隆人的进攻》拍得比上一部《幽灵的威胁》更精彩、更深刻也更好看,卢卡斯调动其属下的所有职能创作集体,从故事情节的架构,人物形象的塑造,动作细节的设置,视听效果的把握等等方面,都做了最为具体的设计和安排。尤其这部影片几乎全部由特效贯穿,并且数码的虚拟世界是这部影片的最主要背景,每一个风格不同的星球充满异域风情的场面,是吸引全世界影迷的关键所在。所有这些令人匪夷所思的质感与效果,只有进了影院才能体会。除了场景之外,该片中同样也创造了一些新角色,而这些角色大多由电脑制作。如杰斯特、卡米诺安等。杰斯特是一个有四只手的怪物,看起来邋遢粗犷,但他却是个提供重要情报的角色。而卡米诺安则是个优雅、有着长脖子的动物,长得像奇幻文学中的生物。当然还有一位重要人物,他就是绝地武士的导师尤达,电脑赋予他更丰富的肢体动作。
目前北京能够放映数字电影的影院有四家:中影电影院、华星电影院、北京剧院、新东安影院,《星球大战前传Ⅱ》的上映是它们一展身手的好机会。
随着《星球大战前传Ⅱ——克隆人的进攻》7月9日在京首映的时间临近,传来了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星球大战》系列图书的消息,电影小说《星球大战前传Ⅰ——幽灵的威胁》、《星球大战前传Ⅱ——克隆人的进攻》,以及《星球大战绝地少年武士系列》(18种)将于7月14日起全面上市。另悉,未来将要拍摄的《星球大战前传Ⅲ》,其电影小说中文版也列入了该社的出版计划。 《星球大战前传Ⅱ》电影的数字化放映意味着它的视觉效果将更吸引人,这在电影院里才能得到,那么图书的作用是什么呢?它能拥有多少读者?早在20世纪70年代卢卡斯拍出第一部《星球大战》电影,相关图书就已在美国诞生。随着“星战”电影在25年间创下30多亿美元的票房,系列图书也被译为30多种语言,销售8000余万册。今年5月《星球大战前传Ⅱ——克隆人的进攻》在美上映,乘此东风该电影小说首印80万册,并有10余种“星战”图书登上美国的畅销书排行榜。“星战”图书在美国的市场已被数字证明,那在中国的命运会如何?
出乎记者预料,人民文学出版社有关人士表示,该社更看好的并非两部电影小说,而是中国读者以前不熟悉的“绝地少年武士系列”。“《星球大战》在中国不同于在美国,它尚未成为一种文化现象,电影小说的销售与电影放映的周期紧密相连,估计不会太长。书的效果虽然不及电影,但我们相信中国还是有看了电影也不满足的读者。我们社根据电视剧《牵手》出的小说都卖了20多万册,说明这类图书还是有其特定的市场。”
人文社认为《星球大战绝地少年武士系列》不仅赶上了学生放假、暑期阅读的好时候,同时也是一套更成熟、从长远来看更有市场的书。它讲述了天行者阿纳金的师父奥比旺少年时期经受种种考验成为绝地武士的故事。它是美国“星战”图书中唯一供中学生课外阅读而出版的。中文版同样面向青少年,篇幅适中,价格低廉。而且书中体现的“正义”、“勇敢”等观念十分“主旋律”。它将有助于培养中国的“星战”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