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协会常务理事、高等教育出版社总编辑张增顺认为,一个成熟的图书市场不会拒绝新竞争者的进入,但不会欢迎“另有所图”的市场破坏者。要应对京东商城的不正当竞争行为,需要出版社抱团出击。一方面出版界自身要做好渠道规范等相关市场营销工作,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中国出版协会、中国书刊发行协会等各行业的作用。
中国出版协会、中国书刊业发行协会、中国新华书店协会代表也在座谈会上表示,低价倾销图书不仅损害了出版社的利益,同时也伤害到了图书发行行业,受损害的是整个出版业。三大协会表示坚决支持24家少儿社的维权行为,并希望社会和读者给予强烈谴责和坚决抵制。
南通弘文图书发行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建光希望政府能担当起责任,迅速作出反应,制定相对合理的法律法规。另外,就是产业自救。不加入恶性竞争之中,积极主动地对营销方式升级,跳开价格陷阱,真正回到以提升服务,挖掘需求的正确导向上来。
西方经济学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在市场“无形之手”失灵的时候,政府要积极发挥“有形之手”的作用,对各种违法行为和败德行为进行干预和调控。希望行业主管部门和相关职能部门,联合出面进行干涉,对不正当竞争行为予以坚决打击和制止,是与会代表共同的愿望。
电商大佬们的商业逻辑
关于这一轮的价格战有许多新的说法,有从产业角度说事的,有从读者的角度说事的,也有从消费者的角度说事的。但很少有从电子商务人自身真实目的说事的。美国的亚马逊,中国的当当网都首先发端于图书销售,逐渐由买书过渡到其他类产品,攻城略地、势头凶猛。
华文天下图书有限公司总编辑杨文轩认为,网站低价销售图书,是以牺牲整个图书产业作为代价的。门户和搜索引擎将其当成了广告产品,通过提供免费图书内容,来吸引更多的流量,譬如,谷歌的数字图书馆战略、百度文库等等;电子商务将其当成人气产品,通过低价销售图书,来吸引用户购买更高单价或者更高附加价值的产品。总之,图书一开始就是牺牲品,而这又与图书产业本身的特性有关。如:客单价太低;毛利利润太低;无法形成规模效应等都是图书作为网络销售产品的缺陷。
“当当网苦心经营网络书店十余年,不如京东商城、凡客两三年。凡客的销售额第一年就过亿了,第二年达到6亿,第三年达到24亿,今年是100亿。”杨文轩说,“而整个图书产业一年才600亿销售额,与3C、家电、服装相比,不过是一个小产业。既然无法做大,就干脆牺牲掉它,这是京东商城、当当网、卓越亚马逊这些电子商务大佬的现在的思维逻辑。”
为什么这些电子商务大佬认为牺牲图书产业成为需要,也成为必然。杨文轩认为,一方面,作为战略型竞争产品,用图书这种全民消费品具有很好的广告效应。京东商城几轮价格战下来,吸引一大批新客户。另方面,从财务核算的角度,一本书赔1~2元钱,即便一个用户购买10本书,也不过是赔10~20元,加上物流费用,直接成本不过30元而已,远比通过其他网络营销方式获得新客便宜得多。第三方面,价格是最简单、最原始、最傻瓜式的竞争手段,这是由图书的定价决定的。几乎所有大的电子商务平台都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才有乐此不彼的图书价格战。事实上这些不过是一种商业共谋,是没有串通的共谋,是牺牲整个图书产业的共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