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届茅盾文学奖与以往相比有哪些不同?

  今年还有谁角逐“茅奖”

  每四年评选一次的茅盾文学奖,终于在昨日公布了参评作品名单,共180部题材各异、风格多样的作品。此次评奖的范围为2007年—2010年间在中国大陆地区首次发表或出版的长篇小说,由此可见,参评的180部作品,或多或少也反映出了我国近四年来作家创作的倾向,那么,在本届的茅盾文学奖中,与以往相比,有哪些不同?

  变化一:写实作品身影频现

  在180部参评作品中,有两部作品显得格外与众不同,一部是重庆作协和解放军文艺出版社共同推荐的《坼裂》,另外一部是重庆出版社和重庆作协共同推荐的《填四川》,这两部都是以影响中国的真实事件为内容,融入作者自己的视角,成为了两部长篇小说。这样题材的写作方式在往届的茅盾文学奖中较为少见,透出了这次各推荐机构多了几分严肃和尖锐,对时代和人性的关注跃然纸上。《坼裂》是一部以汶川地震为背景却超乎于地震本身的作品,它对人性进行深层次的探讨,采用双线并进的结构方式,以救灾队员林絮和卿爽的视角展现了人处在大灾难中的生命形态与心灵深处的震颤。在作者歌兑的笔下,救赎者同时也是被救赎者,大地的坼裂像一面镜子,照出了隐藏在生活中习以为常的怪诞与荒谬,逼迫人们去拷问自己的内心。这在以汶川地震为题材的作品中,也打开了另外的一个视角。 

  而《填四川》的内容也同样有些让人感到沉重,它讲述了中国历史上历经百年的百万人万里大迁徙的重大事件,是继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之后又一部百万人万里大迁徙的历史大戏,时间上横跨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浓墨重彩的描述了进川移民的大起大落,写出了小人物大英雄的生动故事,一曲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唱出了一首史诗。

  这两部作品一经出版,就受到了读者的广泛欢迎,其中真实的历史背景、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都牵动着读者的心。这次在第八届茅盾文学奖参评名单上的亮相,让人既有些惊喜,又感到了理所应当。

  变化二:职场文学也来“抢食”

  提到职场文学,人们很容易联想到被白领奉为职场圣经的《杜拉拉升职记》,虽然这本多次荣登畅销书榜的书籍没能进入第八届茅盾文学奖的参评名单,但有两本描绘职场千变万化的作品《办公室风声》和《公务员笔记》却在参评榜上有名。这不禁让人有些吃惊,却也不难想象。畅销书自然有它存在的道理,而受欢迎自然也是一种成功,不知这两本书在征服读者的同时,能否也征服文学奖的评委,成为茅盾文学奖首次入围的职场类小说。

  由起点中文网推荐的《办公室风声》,在宣传语中就写着:办公室好戏连台,生活远比影视更精彩,职场,野蛮才能生长!比聪明,还要比傻!比实力,更要比演技;有人卖你有人踩你,也会有人拉你;审时度势,顺势而为,方是职场大智慧。这番大智慧是通过五星级大酒店展现的,用办公室暗潮汹涌的故事来教会读者,如何在职场无往而不胜。

  相比而言,作家出版社推荐的《公务员笔记》呈现的是另一番职场风云变幻,尽管故事发生在东州市政府办公厅综合二处,但其中的每个人物都是活生生的存在,普通公务员的命运犹如一个个圆心,辐射的是人的心灵王国。小说通过对每个人物内心世界的解剖,呈现给读者的是一部厚重的精神档案。通过这部精神档案,读者体悟的不仅仅是公务员的灵魂世界,更是人的精神现实、思想困惑和心灵生态。在这部作品中,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以及现实主义交相辉映,可以说是写作中的新概念、新写法的创造。

  究竟职场小说能否有幸入围,就要看它是否在实用内容的背后闪烁出打动读者的内涵,俘获读者的心,这也将成为读者们很为关心的事情。

  变化三:新面孔和老熟人齐亮相

  以往,提起茅盾文学奖,除了要把它定义为全国文学的权威奖项外,它的获奖作家也会每提起一个也几乎都是知名的作家,就连作品的名字也并不让人感到陌生。而这次的参评作品中,知名作家的阵容有所减少,而不少读者并不熟悉的作者却走入了人们的视野,或许,本次的茅盾文学奖,不仅仅是向网络小说敞开大门,也在凸显中国新一代作家的实力。

  读者较为熟悉的有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苏童的《河岸》、莫言的《蛙》、方方的《水在时间之下》、王十月的《无碑》、阿来的《空山》、孙惠芬的《秉德女人》、李骏虎的《母系氏家》、叶兆言的《苏珊的微笑》、王海鸰的《成长》和郑彦英的《从呼吸到呻吟》等作品,而这样的作品在180部推荐作品这个基数上来看,比例只有10%到20%,足以看出,新锐作家的写作能力正在受到出版方和读者的肯定。现在的图书市场已不仅仅是名家的市场,或许在未来的某一天,人人能写作、人人是作家也不再是梦。

  另外,180部作品中,有两位作家都分别有两部作品参评,这就是张炜的《刺猬歌》和《你在高原》,以及吴蔚的《孔雀胆》和《韩熙载夜宴》,这样的情况出现在历届的茅盾文学奖评选中并不多见。

下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