愉快的寒假开始了,如何让自己的寒假过得更充实、更有意义?记者采访了3位名师,他们一致希望中小学生要好好利用寒假多读优秀课外读物。
阅读要成为一种习惯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宁波市教育局教研室初中语文教研员、特级教师张霞儿认为,阅读要成为学生的习惯,她建议初中生多阅读中国名著。她说,名著是中国乃至全人类共同拥有的宝贵文化遗产。阅读名著,就如浏览文学的智能之海,阅读的过程也是吸纳浸润文化的过程。同时可阅读《读者》、《青年文摘》《小小说》、《微型小说选刊》等优秀刊物,因为这类刊物选材广,故事感人,语言规范,情趣高雅,且篇幅短小,适合初中孩子阅读。
张老师建议,初中阶段,孩子们还可以阅读曹文轩的《草房子》和丰子恺的《丰子恺散文选集》。《草房子》以成长为主题,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这些形象在作者成熟的创作中,显现了一种特有的气质,这气质中,有真诚、有勇敢、有爱、有责任……作品语言优雅、朴实、自然,画面恬淡优美,动人心弦。丰子恺散文语言朴素,风格独特,信笔抒写,自成一格。《丰子恺散文选集》内容涉及平常生活、儿童憨态、亲友琐事、世间万相等多种题材。作者厌恶人间的虚伪自私,赞美儿童的纯真可爱,并且通过这些日常生活的琐事,巧妙地加以点染,从而阐发更为深层的人生理想。
能广泛阅读的孩子们,张老师还建议去读读林清玄、秦文君、毕淑敏、乔叶、肖复兴、冯骥才、张抗抗、余秋雨、王蒙、张晓风等作家的短小文章,这些文章可以给学生许多人生启迪。
对高考亦有重要意义
宁波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纪勇希望高中生利用寒假阅读《季羡林散文精选》、《迟子建散文》、《王安忆散文》、《林斤澜散文》、《林金澜小说选》、《张炜散文》、《宗璞散文》、《沈从文散文精编》等好书。他说,季羡林散文无论是咏物、忆旧,还是叙事、写景,均表现出作者观察事物、认识世事的独特眼光和深刻思想。迟子建的散文有对童年生活的追忆,有现实生活的写照。透过文字,可以深深地感受到她敏锐的才思和灵动的气息。从王安忆的作品里你普遍可以感受到一种宽厚的爱,她赋予故事中人物“英雄性”,表现人物美和善良的方面。林斤澜是祖国观念、人民观念很强的作家。他对社会、对世界有话可讲,感情强烈。
张炜用他的真诚和智慧创造了许多文字的神话,他的散文极富思想性,让你增多许多悟性。宗璞散文独具风格,既有中国古典文学简洁含蓄、淡雅冲和之美,又有外国语言的长处,他在情景创造和意境处理方面炼就了独特的功力。沈从文的作品具有高度的精神特征和艺术境界,构思清新、激情真挚、意象丰富、风格秀丽。
纪老师说,高中生还可以选择贾平凹、熊召政、李汉荣、池莉、周国平、铁凝、雷抒雁、梁衡、老舍等名家的作品,和朱光潜、乐黛云、王运熙、钱谷融等人论文学的作品来读。而每年度的分类作品精选如《2010年散文精选》《2010年时文精选》《2010年小小说精选》等也是值得一读的。
纪老师说,以上这些作品,都是中国现当代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家的作品。读这些作品,可以帮助高中生提升思想水平,提高理解能力,提高写作水平,对做好高考备考亦有重要意义。
要细品慢读与人分享
宁波市名教师、宁波国家高新区实验学校校长罗树庚平时在和中小学生的接触中发现,由于功课的压力,零零碎碎的时间里,绝大部分孩子阅读时存在着“浮光掠影”的浮躁心态。学生们读过许多书,可留下的除了模糊的故事情节外,便不再有什么了。这样的阅读对语文素养提升没有太大益处。他说,难得有个一整块的寒假时间,学生要选择一两本心仪的好书,好好品一品。慢慢读,细细品,读到精彩处,要学会揣摩、斟酌。至于选什么书,他以为《语文新课程标准》推荐的必读经典,都是可选择的范围。
对于小学生而言,《世界未解之谜》、《收集思想的人》、《震动》、《我亲爱的甜橙树》等新书都是不错的选择。就拿一套四本的《收集思想的人》来说吧,它讲的是智慧,说的是寓言,表达的是哲学,希望的是思考。读这套书,会在读者心里埋下一颗哲学的种子,会使学生对生活,对美有更多的感受。除此之外,中学生还可以读一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他认为这本书全文不足一万五千字,却值得反复诵读,作者用残缺的身体、睿智的言辞写出了令健康人惭愧的文字和思想。
罗老师建议,寒假阅读除了有选择,细细品之外,做读书笔记或者学会与别人交换看法,分享阅读感受也非常重要。每一本书读完以后都要结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写一写自己的心得。看明白了与写出来是两码事,许多同学不屑于写所以很快忘记。他说:“只有写出来才能加深你对这本书的理解;也只有写出来,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看法。”他相信,约几个好朋友共读一本书,然后一边读一边交换看法,这是不错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