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彼得的处境是小说主题与其表现形式的逻辑联系所在,彼得在其艺术事业上的不尽成功使他必须痛苦地面对这一问题:父亲卡德威尔为他所作的自我牺牲是否值得?寻求这一问题答案的途径是讲述父亲的故事。如何讲述是彼得的问题,而从根本上讲是小说家厄普代克的任务。厄普代克的手法是将神话与现实融为一体的混合叙述。有评论者认为这是对乔伊斯的《尤利西斯》的模仿,并无新意可言。另有一种意见认为,客戎神话的运用在这部小说中虽然适于象征及叙事结构的目的,但却无助于凸显现实层面上的故事的意义。在这两种意见中,第一种否认文学传统的可借鉴性,无视厄普代克的作品个性,近于苛责;第二种虽然认可厄普代克的技巧,但却失于忽略了彼得在小说中充当叙述者的同时作为故事人物的意义。正如客戎神话中不能缺少普罗米修斯,卡德威尔的自我牺牲也有赖于受惠者彼得的存在。卡德威尔的自我牺牲的意义是通过彼得的“精神净化”(cathartic)的叙述来实现的。彼得的艺术家身份使他有自然的理由借助艺术表现的方式来展开他的叙述。因此,小说中神话与现实交融的叙述既喻示了卡德威尔的复杂性格层面,也体现了彼得的复杂心理反应。有评论者颇具洞见地指出,厄普代克采用神话与现实的融合叙述,目的并不在于写一个寓言性的故事(allegory),而在于借助艺术家彼得的眼光以超现实主义和立体主义绘画的表现方式,通过变形-和同时呈现人物及其行为的多面来扩大对现实的表述可能。正是在这种充满想象力和情感的叙述中,自我牺牲和爱的主题得以凸现和强化。卡德威尔变成了他在世俗生活中不可能成为的英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