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加莎·克里斯蒂,这位举世公认的侦探推理小说女王是冷峻、睿智、思维缜密、富有逻辑的,她是女性中运筹帷幄的大丈夫。今春在我国首次出版的阿加莎·克里斯蒂的散文《告诉我,你怎样去生活》中,一个为爱而甘愿牺牲的温婉女性形象呈现在我们的面前。她是另一个不为多数人所了解的阿加莎。 她在书的扉页上写道:谨以这部散记深情地献给我的丈夫马克斯·马洛温。马克斯是阿加莎的第二任丈夫,一个考古学家,小阿加莎14岁。名噪一时的阿加莎在40岁这年排除众议,放下写作,毅然跟从丈夫去僻远荒漠的中东探险考古。这部书写上世纪30年代,她随丈夫在土耳其、叙利亚、伊拉克、黎巴嫩甚至巴勒斯坦之间的辗转迁徙,她的笔下却丝毫没有枯燥的考古术语,不见赘述的开掘全程,更无面对荒凉贫乏危险的异域生活而发出的怨艾。相反,全书流淌着快乐的气息,跳跃着幽默的精灵,甚至还洋溢着少女般的调皮。 书中的阿加莎是位温顺的妻子,而非咄咄逼人的大作家。她爱丈夫的考古事业,爱与丈夫打交道的各色人等,包容当地人的种种陋习。我们见到她为了爱,随时放下手头谋划到一半的凶杀案文章,帮丈夫用化学制剂清理文物,将它们分类、粘和、拍照与登记。这使人联想到了三毛。阿加莎书里的中东甚于三毛笔下的撒哈拉沙漠,飞沙走石险象环生,考验着一群来自西方的考古者。三毛外向,笔调热情张扬;阿加莎内敛平静,笔触含蓄且在不显山露水的冷幽默中显露出女性的特有智慧。 中东的生活,如无数沙砾粒粒点点,异域的人和事琐琐碎碎。那里没有阿加莎推理小说中的毒计、谋杀和骗局,“即使是对当地人的那些大大小小的谎言和诡计,阿加莎也完全是站在更高的视角上给予宽容和爱抚”(译者语)。例如阿加莎这样描写当地的长老见钱眼开却又巧于辞令:当马克斯中途回伦敦前问长老:“你想让我在伦敦给你带什么礼物呢?”长老回答:“不用,什么也不用,我什么也不想要。金表是个不错的东西。”及至马克斯要上车了,长老忽又沉吟道:“要是有两块金表就好了,一块可以借给朋友。” 阿加莎的如此妙笔书中处处可见。她为我们幽默地描绘了他们雇佣来的轿车司机怎样另捞外快,卡车司机如何在路上专门吓唬赶驴的老人和妇女,厨子为“实惠”而买进的大量无用之物,以及长老众多的妻子来找作者看病的笑料;那里的食物匮乏,永远不能指望从邮局拿到邮件;洗澡极其奢侈,老鼠蟑螂无法让你入睡,沙尘暴常把人弄得满嘴泥沙……但这一切由阿加莎徐徐道来,却显出了身处艰难的达观。此书成于1944年春。在伦敦经历了四年战乱的阿加莎作了如是的感叹:“如果真主允许,我会重回那里,而我所珍爱的东西,在那片土地上还没有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