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的进步能不能帮助唱片工业产生商业模式,针对中国现在5亿的手机用户和大量音乐的使用,能否有很好的一个商业模式,我觉得这才是我们应该真正问的问题。技术的进步能不能产生数字唱片,技术的进步能不能帮助唱片公司进行一种转型。”陈戈认为,就目前的形势来看音乐产业发展机会还是很大的。
音乐走出国门还要10年时间
在臧彦彬看来,中国音乐产业要走出国门至少还有10年的路要走。“从广义上来讲,中国音乐产业确实已经走出了国门。但是总的来说,中国音乐产业远未走出国门。从现在的情况来看,中国音乐产业走出去,还需10年的时间。这10年的时间,我们首先要打造出完整的音乐产业链、探索出新的盈利模式,并对整个大环境加以改善。”
此外,臧彦彬认为,中国音乐公司必须要与国际接轨,不能闭门造车。通过海外交流的形式,不断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目前,我们的音乐市场吸引着众多国外音乐公司的关注。这对于我们音乐产业内的人来说,都是一个学习的机遇。
现场演出成为中国艺术走出去最好方式
摩登天空音乐节创始人沈黎辉创办的音乐节从1997年到现在已有12年历史。“12年来我们从单纯的唱片品牌,到现在相对多元化的发展,能看到中国流行音乐的进化史。在音乐内容部分我们现在有五个品牌,包括单纯的电子舞曲、民谣、世界音乐等,其实在音乐内容本身,CD销量一直在下降,传统的以唱片或音乐销售为主导的方向正受到挑战,以前我们认为音乐是卖的,在中国经历了很长时间的盗版后,音乐靠卖是不行了,因为中国互联网个人付费模式目前还不成熟。”
“摩登天空从一开始投资就比较大,直到去年我们实现了盈利。这两届音乐节都是在海淀公园举行的,第一年我们请到美国的一个乐队,三天的入场人数接近4万。” 沈黎辉表示,“音乐节在中国将是一个快速增长的体系,北京以外的很多城市纷纷举办音乐节,在很长时间内中国一定会有几百个音乐节的容量”。
在德国联邦文化产业协会、Initiative Musik音乐资助机构总裁Jens Michow看来,扩展新的艺术家影响力,不仅仅可以通过传统媒体或者音像产品制作商来进行。对于音像产品制作商来说,艺术家的成功主要是通过销售已有影响力作品来取得的,所以他们很难在刚开始在新的地区取得好的成绩。因此,举办一些现场演出,包括巡演,并发布一些产品来促进整个现场演出效果,能达到最终走出去的目的。
“对于生产公司来说,在接受一个新艺术家之前,他们肯定要做出艺术家的评估,来决定他们给艺术家多少钱,这对于新的艺术家是比较困难的,新的艺术家在以前可能需要进行两到三次的现场演出之后,音像产品制造商才能做出判断,通过网络先行推出自己的产品,这样效果可能更好。” Jens Michow说道。
中国艺术家如何在德国站住脚呢?Jens Michow认为,通过举办一些现场演出或者通过文化交流活动促进可以达到这个目标。但是由于文化交流本身具有局限性,单纯的文化交流活动很多人往往不会去考虑这些艺术家会不会挣到钱或者这些活动能不能带来经济效益,因此也就不能直观地表现出艺术家的价值。现场音乐是未来大的增长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