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书店新年第一推荐:《无轨列车》新年始发

陆谷孙、林行止、董桥、扬之水、迈克、傅月庵、恺蒂
作者阵容集中《万象》原班人马

    岁末年初,书市里淘书的人有些倦了,不意间一趟面目素净的“无轨列车”没声息驶来,仔细一瞧,封面上罗列了所有作者的名字,“无轨列车”四个字,集褚遂良的字而成,别有风味。表面不动声色,简简单单,上面载的,却都是叫你精气神一抖的万象客,但见扬之水领头,裘小龙压阵,中间坐镇着陆谷孙、扬之水、林行止、董桥和陈子善,当然,少不了迈克、傅月庵、恺蒂、小白和黄昱宁,还有《万象》的老招牌陈巨来和他的的“安持人物杂忆”。
    1928年,施蛰存、戴望舒、刘呐鸥在上海创办了小型文艺半月刊《无轨列车》,发表戴望舒的诗作,冯雪峰的论文,施蛰存的小说,由第一线书店出版。整整80年后,2008年1月,《无轨列车》从上海书店再出发。这趟列车都是《万象》原班人马,难怪有人说,这分明是“借尸还魂”“灵魂附体”。
    扬之水常谈《读书》十年,关于梵澄先生,说的就是这位联系最多的《读书》的作者与书与人的纷纷细细。
    都谈张爱玲和《色,戒》,刘铮却是来挑“毛病”的,将多年来记下的张爱玲书中引述出错的地方一一列开,末了一句话,最见心思;迈克比对的是《色,戒》的电影和原著,说者透彻畅快,观者大快朵颐。
    林行止《男盗女娼,各有其道》,题目怪力乱神,谈的是“浮动共和国”——西方海盗的组织、情况,还有芝加哥一家知名妓院的”经营术“,真是包罗万象。
    《闲话绅士俱乐部》是恺蒂闯入“女人不得入内”的英国绅士俱乐部,跟着恺蒂,你就看个够。
    黄昱宁独自推开《一个人的城堡》大门,带你看到的是十八世纪那位”伟大的“传奇英国建筑师。
    虽然一只小《猫》难引人注意,若是关于村上春树的那只,你就要多留意两眼了,李长声说的就是这一只。从村上早年的处女作《听风的歌》一直聊到《海边的卡夫卡》,他看到的猫就是村上本人的分身、替身或化身。猫就是村上,村上就是猫。
    张惠菁的《台北故宫故事》不分高低,娓娓道来在那里接触到的人和事,有工友,有学者。
    舒国治《吃是一种记忆》中,对台湾的“红烧牛肉面”用情颇深,细细品位;冰室的甜点更是如数家珍,连地址都很详尽,谁若想去,倒可以按“文”索骥。
    裘小龙借《红旗袍》里的谋杀案解构爱情与死亡。
    书还没出,消息就出去了,坊间常有打听的,网上连目录都贴出了,搔得爱书人心痒难耐。有人说,“上海有几个人是办实事的,——办刊物,陆灏是一个。早先的《文汇读书周报》,真使老笔杆子们发了余热,版式也好看,后来陆办《万象》,未百期而身先退,随后又是一系列小精装,这又开了无厘头车,收拾旧部,图谋无轨。”也有人说,“江湖上少了这几人,还真像是满汉全席少了一道主菜。”还有人说,“年终岁末,大腕纷纷拿出看家绝活。李安率先大开《色戒》,冯小刚吹响《集结号》,陈可辛立下《投名状》,王家卫献出《蓝莓之夜》,陆灏开出《无轨列车》。”
    也是难怪,光看看作者班子,陆谷孙的译余散墨,林达的海外见闻,董桥谈书,舒国治谈吃,陈子善谈签名本,裘小龙谈谋杀案,爱书成狂的傅月庵,博闻幽默的林行止,电影迷狂的迈克、细腻隽永的李长声,哪一个不是信手拈来又余音绕梁。说了些什么,你不好奇吗?



      相关新闻:



相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