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有声读物”出版渐热 去年全国出版超千种

  为配合“4.23”世界读书日等一系列活动,丰富阅读形式,新闻出版总署今年加强了全国“有声读物”出版工作。2007年3月,各地新闻出版局和各音像电子出版单位在规定时间内共有61家音像电子出版单位上报“有声读物”选题264种。总署对上报的264种“有声读物”选题进行了论证、筛选,确定100种选题入选《全国重点“有声读物”选题目录》,并于2007年5月上旬下发了选题目录。

  此次组织出版的重点“有声读物”选题具有以下特点:

  题材丰富,形式多样。涉及到文学、童话、寓言、故事、儿童文学、笑话、少儿读物、科普读物、外语读物以及评书、相声、话剧等。载体形式除传统的录音带、CD外,还有MP3、有声卡片等。

  出现了一批大投入、大制作、高质量的系列“有声读物”选题。如金报电子音像出版中心的“有声图书馆”系列、北京科海电子出版社的“有声书城”系列、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的“聆听经典”系列、太平洋影音公司的“中外百部名篇”系列等。

  “国学”类选题呈良好发展势头。此次共收到各单位上报介绍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的选题60余种,约占全部选题的四分之一,已形成了一股“国学”热。大量“国学”题材“有声读物”的出版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对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历史文化有积极意义。

  出现了一批思想性强的选题。如高等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的《荣辱融心——青少年荣辱观教育名篇新作诵读》、湖南教育音像出版社的《中华传统美德格言》、《中华传统美德故事》等。

  儿童读物选题内容丰富。考虑到学龄前儿童的识字问题,针对少年儿童开发的“有声读物”选题内容非常丰富。如:北京普教电子音像出版社的《经典童话故事会》、青岛电子音像出版社的《好孩子成长必读》、少年儿童电子音像出版社的《幼儿美育教育》、新蕾音像出版社的《儿童科学知识培养——我想知道》系列等。

  外语类“有声读物”呈快速上升趋势。为满足全民学习外语的需要,外语类“有声读物”选题逐渐成为热点,选题包括演讲、辩论、故事、幽默笑话、电影对白等,北京外语音像出版社、上海外语音像出版社、天津外语音像出版社、人民教育电子音像出版社等都开发了一批高质量的外语类“有声读物”选题。

  组织“有声读物”的出版工作具有较强的社会现实意义。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的阅读方式也有所变化,对“有声读物”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已经成了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有声读物”可以启蒙儿童的心智,也能满足残疾人朋友学习知识和文化的需要,满足多样化阅读形式的需求,是一种有效的传播形式。

  在我国,“有声读物”的出版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全国出版“有声读物”超过1000种,参与出版“有声读物”的出版单位上百家,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链接:

  美国“有声读物”普及

  目前美国约有8000万人利用上下班开车途中欣赏“有声读物”。美国的一些图书馆开发更多图书的有声版,并提供下载服务,以方便盲人读者“听”书。美国“有声读物”的连锁书店也不断发展,为盲人、老年人、白领阶层、司机和在家做事但又想“听”书的人提供方便。一些大出版社也开始出版名著和畅销书的有声版,且增长势头迅猛。

  “有声读物”阅读优势

  “有声读物”除了满足广大盲人朋友的学习和娱乐功能外,还有不少好处。首先可以缓解视疲劳,保护眼睛免受显示屏亮光的损伤;其次可以节约时间,“读者”即便外出旅行、生病住院、煮饭炒菜乃至清晨慢跑,均无需中止“阅读”。“有声读物”经过朗读者的再创造,融入了一定的情感色彩,“读者”听书能比看书获得更鲜明深刻的印象。可以说,“有声读物”是一种极具潜力的出版形式。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