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社长总编呼吁:出版人别买盗版书!

    “新闻出版行业抓精神文明建设首先要从我做起,最起码要做到自己不买盗版书、不卖盗版书”“我们不仅要提倡做什么,还要列出来反对哪些做法,这样更有针对性”……5月23日,在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召集的加强新闻出版行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座谈会上,来自18家中央出版社的社长、总编们一致认为,精神文明建设要从我做起,最基本的一条是出版人不要买盗版书。 

    此次座谈会是在新闻出版行业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引向深入的情况下召开的。5月9日,新闻出版总署文明办、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等十单位联合发出号召(全文见本报5月22日2版),要求“加强新闻出版行业精神文明建设”。 

    “我到香港发现那里的人乘车都自觉排队,如果有人插队司机会善意提醒。不久前我手机上接到中央文明办发来的短信,号召大家文明排队上车。现在北京乘车秩序比原先好多了。我们要通过哪些类似活动来提高新闻出版行业精神文明建设呢?”新闻出版总署机关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李璐的话引起了大家的共鸣。 

    作家出版社副社长扈文建首先发言:“现在出版业缺少对自身职业的尊重。我们的职业道德比起10年前甚至5年前都有很大差距。现在市场上最好卖的就是股票基金类的书和“百家讲坛”的书,有些出版人也心不在焉,把资金和精力投入股票市场。” 

    听到这话,中国版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刘波说:“市场化是把双刃剑,要市场还是要精神追求并不矛盾,但有时候是失衡的。” 

    扈文建总结说,抓精神文明建设要抓具体、抓落实。对出版社来说创新最重要,我们首先要从这块抓起。另外要抓市场价格规范:一个是书稿稿源被恶意抬价,出版社被迫接招;另一个是流通环节非理性价格竞争,相互拼折扣、拼价格。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要以法律为基础,首先要遵纪守法。现在有些已经是违法的问题了。”商务印书馆副总经理于殿利说。他认为现在图书版权引进竞相抬价、抄袭法律难以界定、商业贿赂难以准确划分都制约出版业健康快速发展。 

    接下来清华大学出版社、科学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总社、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的相关负责人也纷纷发言。行业诚信建设是他们共同反映的问题:“作者不讲诚信,签了合同以后还撕毁合同;同行不讲诚信,明知道作者已经跟其他出版社签了合同还挖别人墙角”;“不讲诚信对行业影响很大,订货盲目造成无端退货,出版社对出版下游和其他环节问题无力解决”。 

    座谈会上,大家还对营造出版发展的外部环境提出建议,认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需要出版和相关行业共同推进。出版社老总委屈地说,社会不能把行业问题的板子都打在出版身上,例如现在教育收费高的问题就不能归罪到出版上,其实教材价格已经很低了。他们还指出,现在回款难已经把出版社夹在中间了,以前高校教材回款还有保障,现在部分学校盲目扩张,占用图书款项不给,造成出版社发展困难。 

    谈起困难和问题每个老总都能列出个一二三,他们认为这正是需要加强行业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原因。“出版社面临困惑迫切要求加强行业精神文明建设,我们要针对行业的问题从点滴做起。”人民文学出版社党委副书记刘献文说。 

    “从我做起,从自己的本职工作做起,编校质量高一些,内容不要注水。最基本的一点是我们出版人自己不要买盗版书。”团结出版社常务副社长梁光玉最后的发言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