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香港四大颁奖礼综述 港乐落败之下的浮华

  尽管处于公认的乐坛低潮,尽管大华语圈可能根本不认识今年的新人泳儿、卫诗,或者不认识薛凯琪、王菀之、侧田,香港四台颁奖礼依旧一个都不能少的走完了又一年的行程。关于每一个颁奖礼都有着彷佛本末倒置般的诸多是非,但至少新城、商台、无线和港台,都还维系着自己或猪肉或专业的特色。去批判当然是容易的,比如歌手的匮乏,比如影响力的降低,但是某些奖项的莫名其妙已经不是第一年;所以我们也可以换个角度,尽管持续低迷,但至少903把组合给了软硬天师,至少陈奕迅总算在无线拿到了最受欢迎。比起诸如RoadShow这样自称至尊的颁奖礼,四台的总体赛果,继续着浮华的假相,也好歹在个别地方还表现出了再三权益下的基本符实。

    香港电台的中文金曲与以往一样,作为最后一个压轴颁奖者,发出了四台联颁的传媒大奖,在四台总共获得19个半奖项的古巨基首次当仁不让的获得此项殊荣。今年香港乐坛依然呈现出或多或少的阳盛阴衰,古巨基在最后一个颁奖礼上依旧延续着今年以来在奖项数量上的优势,陈奕迅在男歌手的奖项上也早就走出香港冲向内地。前者的《爱得太迟》和《我生》几乎拿到了作为歌曲以及专辑可以拿到的所有奖项,虽然《爱得太迟》走的是港人最喜闻乐见的K歌路线,本身的质素未见得有那么的深刻,但平淡才是真的道理香港人永远都明白,于是连无线的最佳作词作曲也没有拉下;古巨基始终算上个唱得之人,专辑的整体性和打造的成功,也总算是对于古巨基及黄柏高数年努力的回报。陈奕迅则囊括了叱咤、无线、中文金曲中几乎所有能跟歌手搭上边的奖项,商台的叱咤男歌手金与叱咤最受欢迎男歌手,加上无线的最受欢迎男歌手,还有中途那虽然与四台联颁无关、好歹也是华语乐坛一项重要颁奖礼的华语榜中榜的最佳男歌手,这些奖项中的任何一个也许是很多香港歌手一辈子也未能得到的,就这样一月之间让陈奕迅统统抱回了家;虽然没有《U87》那样成绩骄人的大碟,但分属不同专辑的《富士山下》与《最佳损友》在不同颁奖礼上都获得十大,足以显示陈奕迅歌曲的水准。

  与数量质量分别平分秋色的古巨基陈奕迅相比,容祖儿在女歌手的竞争中几乎可以算没太大的挑战对手。陈慧琳虽然一如既往的在无线亚太最受欢迎的奖项上无人匹敌,但这个奖项的蝉联远远不如容祖儿4年最受欢迎富有话题性。容祖儿的声音和唱功都算上不错,但成功的最大法宝依然来自运气和机遇;就算容祖儿真能追平梅姐的五次记录,她在华语乐坛的地位也不得不排在很多耳熟能详的香港女歌手之后。比起早前的王菲、郑秀文、林忆莲以及彭羚,现如今香港女歌手的黯淡显得有些触目。何韵诗、杨千嬅彷佛差了一口气,王菀之、卫兰还处于新人阶段。无线的最受欢迎颁给容祖儿似乎不妥,不颁给容祖儿似乎更加不妥,这大概是香港女歌手如今最大的尴尬之处。这种尴尬在中文金曲的全国最受欢迎女歌手的颁发时尤为明显,容祖儿在全国的影响力与同奖项男歌手获得者的刘德华相比,差的不是一个级别;如果不是因为颁奖礼在香港举行,在台销售连G-MUSIC前十都登不上的Joey想凭《爱情复兴》拿到最受欢迎国语歌曲的铜奖可谓匪夷所思,虽然这首歌的旋律和演唱都相当不错,但传唱度大概还不如拿得金奖的《千里之外》的千分之一。刚刚过档与何韵诗成了同门的杨千嬅蝉联了903的叱咤我最喜爱的女歌手,却由于转会的阵痛在无线吃了白果,运气不佳的还有堪称前辈的李克勤,演奏厅的质素不低,但是在无线只得了区区一个金曲奖,与早前一再的最受欢迎男歌手相去甚远,不过歌手还是那个歌手,落人口实的或许只有无线。

    创作歌手方面,刘德华在新城和无线的创作奖项,只是一直延续着天王在艺能界而非音乐界的神话。侧田和张敬轩都算上名副其实,其实就算加上蓝奕邦、王菀之也好,香港并不太欠缺新进音乐人,但如今的香港欠缺把音乐和娱乐集合在一起的艺人,就好像张敬轩在乐坛的创作知名度,可能还不如他在my show里面做评委时来得大,这大抵是一种比盗版和非法下载更大的悲哀。好在,兜兜转转又一载,无论新闻如何纷扰,我们都还可以在粤语中寻得一些真情实感。我们可以看见才华尚存的新人涌现,也可以与此同时的看见带给众人美好回忆的校长和秋官。年年举办的颁奖礼,不仅是一种回顾,更是一种肯定。真心唱歌懂得处事的歌手,终究会赢得在香港颁奖礼上的一席之地。哪怕象古巨基这样苦等13年才赢得第一个传媒大奖。这大概才是属于香港特有的最大的平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