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城的上海籍作家群中,陈祖芬是为数不多的佼佼者之一。在上世纪60年代于上海戏剧学院毕业后去北京扎根,近40年来在文学创作园地辛勤耕耘,著作颇丰。
最近,学林出版社遴选其散文精品结集出版,命名为《陈祖芬散文精品赏析》。书中所选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艺术风格各有千秋。又邀研究者撰写赏析文章,使读者在披览名篇时,顿开思路,领略其覃思妙语又欣赏其斐然文采,一举而两得。
陈祖芬童心未泯。她常年梳着童花头,到图书馆阅书时,被人误认为学生。她讲起少年时代往事,思绪滚滚不可阻遏,那美好的时光永远铭刻心头。她有她的“初恋”,而对象竟然是篮球,是对跃身向着篮球框投去时的那种迷恋,那种缠绵悱恻。在表达对父亲的深切怀念的时候,她并不停留在那种表面的儿女情长之上,而是把父亲的命运和祖国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从而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陈祖芬爱憎分明,褒奖正义,针砭时弊,直言不讳,这是相当难能可贵的。耿直的民营企业家报国有功,却遭舛途,她为像卢作孚这样的实业家诉不平,为他们正名,并发出呼吁,希望历史不再重演,让好人自得好报。
大凡优秀作家也是艺术的爱好者,陈祖芬对诸多艺术也钟爱有加,这从书中所选的一些散文作品中可见一斑。求学时代,她独自一人购票观看芭蕾舞剧《天鹅湖》,后来又多次观摩欣赏,并与舞蹈演员白淑湘接触交流,对这门以抒情和叙事见长的艺术十分倾心。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北京国际音乐会等乐坛盛事,她或关注或参加,并写下文字表达感受。如果你读一下《看到你知道什么是美丽》的话,你一定会为她组织的一次家庭欢聚会所感动,包括王蒙、季羡林、乐黛云等名流在内的16位老人,被陈祖芬牵引着度过了一次快乐而有意义的“还童日”。诸如此类饶有兴味的活动,这本书中介绍不少,难怪赏析者徐虹称赞陈祖芬“真是会制作快乐人生”。其实,人生的精彩不就在制作快乐吗?
读书要有得才有收获,我想,陈祖芬在带给广大读者美好的阅读体验的同时,也让读者感受到了她的不断进取的精神,永葆青春的活力。陈祖芬说,青年么,想到了就去做,不犹豫不耽搁不思前想后不前怕后怕,青年就是GO!借用她的话,我也要说,一切有志气有抱负的人,G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