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商战又生变数 何去何从尚未明朗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表示,海淀中小书店的价格战不是今天才有的,明里暗里,一直都在进行,早已是久经风浪,见怪不怪。不少小店是特色经营,还有些是多种经营,店面维持即可,主要靠团购、邮购或合法的特殊渠道。小书店船小好掉头,转型成本低,新书不好卖就卖特价书,大众书不好卖就卖专业书,甚至关闭书店转行做别的,或是给大书店打工,也都无不可;小业主拿得起放得下,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小鱼小虾夹缝里反倒容易生存,因此,小书店业主在这场价格战中的影响被夸大。苦的是中型书店,上不去下不来,左转右转都不成,难以承受价格战产生的震荡波,自然是受害严重。然而优胜劣汰本来就是铁的商业法则,现在正是市场规律在发挥作用,海淀图书零售市场正在自发地进行布局。

  虽然有组织或者个人呼吁政府干预海淀商战,但在这场商战中,政府职能部门体现出了尊重正常商业竞争的高度理性,也体现了政企分开,政府部门宏观调控、不干预企业正常经营行为的原则。在本报主办的“终端扩张下书店的竞争策略”论坛上,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物发行管理司副司长谭汶表示,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物发行管理司2006年再度修订的《出版物市场管理规定》正在征求有关方面的意见,修订的基本原则之一是要把市场运行及交易规则,包括实价销售制度确定下来。如此一来,恶性价格战就能得到有效的约束与控制,市场竞争规则将更为完善。

第一页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