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上海经典建筑现身地铁卡

    上海是个海纳百川的开放性城市,虽然没有大量的古老建筑,但是作为集中近代海派建筑的城市,却表现出融中西建筑于一体的特色,尤其是西方建筑或仿西方建筑为主体的大量建筑群,渗透着西方建筑文化的巨大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变异,融入了中国建筑的大量元素和传统风格,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海派建筑文化,散发出上海城市建筑魅力无穷的特征──“万国建筑博览会”。

近代经典建筑露脸地铁卡
    近日《上海近代经典建筑》系列地铁纪念卡发行,其第一组已在4月底与广大集藏爱好者见面。本系列地铁纪念卡共分9组,按建筑的功能分门别类发行,这9个类别分别为: 办公、金融、商业、旅馆、住宅、娱乐、教育、产业和宗教。每组4枚,各入选4座经典建筑,每组的发行价50元,发行量8000套,从2006年4月开始,每2个月发行1组。

4座历史保护建筑首先入选
    本次发行的第1组系列地铁卡上,分别选入了4座近代历史经典建筑。

    1、邮政总局大楼。该楼坐落于北苏州路276号,原名上海邮政总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思九生洋行设计,余洪记营造厂承建,钢筋混凝土结构,1922~1924年建造,为典型的古典主义风格,三段式划分,基座、檐部各占一层。立面为通贯三层的简化科林斯巨柱式列柱,外墙仿石料水刷石饰面。东南转角为构图中心,顶部为钟塔,冠巴洛克式穹顶,基座上有两组信使群雕。

    2、旧上海图书馆。坐落于府西外路(今长海路)以南,府南左路(今黑山路)与府前右路(今恒仁路)之间,坐西朝东与博物馆相对。平面作“工”字形,而前部两端横展向前后突出,成厢屋状。 此馆大部分为二层,中央设门楼二层,全部建筑物系钢筋混凝土防火构造,该馆1934兴工,1935年落成。

     3、海关大楼。坐落于中山东一路13号,公和洋行设计,新仁记营造厂承建,钢框架结构,1925~1927年建造,为上海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筑为英国新古典主义风格,带有折衷主义倾向。立面1~2层为粗石墙面基座,入口为典型的新古典派希腊多立克柱门廊; 中段砌花岗石; 顶部层层收进的立方体钟塔表现出体积感和高耸感,呈装饰艺术派风格。底层大厅装饰呈简洁的希腊文艺复兴式,中央顶部有八角形藻井,其八面各有一幅彩色马赛克镶嵌的帆影海事图案。钟楼旗杆位置北纬31度14'20.38“,东经121度29'0.02”,为上海地理位置的标志点。

    4、俄罗斯驻沪领事馆。位于外白渡桥北侧,苏州河与黄浦江会合处。该楼建于1916年,占地面积1700平方米,建筑面积3264平方米,分四层,带阁楼。底层一半置于地下,地面上露出2米高。大门两旁有古典式双立柱,第二层、第三层有圆拱式和平拱式窗框,窗户之间有壁柱。屋顶为双折四坡式,屋面有弧线尖顶窗户,西侧楼顶有二层楼高的了望塔一座,绿色铁皮穹顶,沿江有堤岸,东侧建有六角凉厅,可观赏黄浦江、苏州河会合处的景色。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