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疑中国GDP“零增长”

    近日一些报刊文章对“惟发展主义”提出的批评,对于匡正国人关于经济发展的理念是很有价值的。但其主张的所谓“零增长理论”,在几十年前就被一些西方学者提出来了,这个理论成了后来西方“绿党”活动的基础。在我看来,西方发达国家更有条件实行“零增长”的主张,而中国这样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还远不到实行零增长发展战略的时候。

  在任何发展战略模式下,总有一些地方会出现GDP的零增长或负增长,这并不奇怪。但如果要主动地在一些地方实行零增长战略,恐怕要慎重考虑。

  在我国的一些荒漠区,经济本来没有什么增长,当我们采取措施恢复生态环境的时候,经济可能出现正的增长。也许有人认为这样的地区保持原样就好,要改善生态环境得不偿失,因此还是零增长为好。但从近些年我们国家的经验看,花一些力气改善生态环境,恢复合适的植被,是有积极意义的,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换来所谓绿色GDP。

  按照人的需求规律,由游览秀美山川而产生出“精神愉悦、心灵快感”的现象只能发生在一些已经在物质上得到充分满足的人身上。我们不相信那个关于“陕北放羊娃”的故事,说放羊是为了挣钱,挣钱是为了娶媳妇,娶媳妇是为了生娃娃,生娃娃又是为了放羊。对于穷人,只要给他选择的机会,他和城里人是一样的;他们也只有在满足了体面的物质生活需求以后,才会把生态环境放到重要考虑事项之中。我们不能为了一部分先富裕起来的人的愿望,而违背那些还在受穷的人们的自由意志。先行富裕起来的人在考虑生态问题时,一定要把相关区域百姓的致富需要当一回事;只要让他们富裕得和自己差不多了,大家才可以生出相同的价值观,环保主义的原则才能成为大家的共同原则。

  我们要下功夫的事情是减少破坏性的GDP增长,而多一些有利于环境保护的GDP增长。实现这个转化就必须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让一部分人向另一部分人提供服务,或者大家互相提供服务,通过服务的交换,把财富分布在社会的每一个分子中。但我们的政策好像在这方面显得僵化。例如,湖南人热衷“超女”比赛,就是一种发展服务业的有力举措,可这件事情好像不那么顺当。其实,理应让百姓玩出精彩,玩出自己的狂欢节;否则,在富人十分惦记环境的时候,穷人却惦记着富人的钱包,激进的人们惦记着政府做错了什么事情,大家都紧张得不得了,这个时候GDP可能就不大增长了。

  话又说回来,我还是很高兴国内环保主义的风头日益强劲,因为他们的“敌人”更为强大。环保主义者因此激进一点儿也不是坏事。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样要找平衡,大家最终在“力的平行四边形作用”中确定一种动态的平衡。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