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明星”荧屏应运而生 ——从《百家讲坛》《文化中国》等走红说起

    最近,易中天、刘心武、阎崇年、纪连海一批学者走出书斋活跃在荧屏上,在《百家讲坛》《文化中国》等节目中成了学者明星。他们在荧屏上引经据典,风趣幽默地讲述历史,颠覆荧屏原有的历史人物。随着收视率一路走高,这些学者明星也像李宇春、周笔畅、张靓颖等“超女”一样,各自拥有了自己忠实的粉丝……
  
观众追捧热情高涨  记者近日参加上视纪实频道《文化中国》纪连海的观众见面会,亲眼目睹了一批“海迷”的疯狂。粉丝们慕名从四方赶来,那种热情犹如在追一个大牌明星一样。纪连海其貌不扬,是北京师大二附中的一个普通历史课老师。而在荧屏讲述历史,使他变成了明星。刘心武一上荧屏讲《红楼梦》,轰动的程度超过了他当年发表小说《班主任》,其《解密红楼梦》销量直逼50万;阎崇年研究了一辈子清史,学术专著、论文颇丰,但他走入千家万户还是他在荧屏上讲《清十二帝疑案》。以说“三国”而名声大噪的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的书籍近日以天价拍出,出版社是以首印数55万册、版税14%、3年内保底印数20万册的承诺拍走他的荧屏书稿……
  
众多电视媒体追逐  其实,在我国荧屏上真正红火的第一位学者明星是余秋雨教授。如今,他成了众多电视媒体追逐的对象,有了他,就有收视热点。他在凤凰卫视开设的电视专栏《秋雨时分》每天10分钟,谈古论今,滔滔不绝,精彩纷呈。他在央视“青歌赛”上的文化点评,更成了这一歌赛众人瞩目的收视亮点。但多年来,能像余秋雨这样在荧屏上红火的专家学者不多,因为,深奥厚重的历史文化要成为观众喜爱的荧屏演讲,并不是人人能做到的。但近年来,随着易中天、刘心武、阎崇年、纪连海等一批学者型明星在荧屏上崛起,学者明星已成了一个令人关注的文化现象。《百家讲坛》等能造就一批学者明星,这在以往是无法想象的。
  
借鉴艺术表现手法  这类节目红火的原因是,这些学者不是在课堂讲课,而是把学术当成了一种“秀”,紧紧抓住妇孺皆知、观众感兴趣的历史人物展开话题,妙语连珠、思维敏捷,还不失学者深度。如纪连海讲孝庄下嫁多尔衮、易中天讲三国人物、胡小伟讲关羽、姚淦铭讲孔子、刘心武讲秦可卿。而且在说法上也借鉴艺术表现手法,如易中天的抖包袱、纪连海的说书味、胡小伟的相声风格等,都颇受观众喜爱。他们还用现代语汇进行阐述,如姚淦铭就把“孔子父母”说成“孔子老爸老妈”,这些幽默风趣的演说,大大缩短了与观众的距离。
  
反击戏说澄清史实  业内人士认为,这类节目红火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前些年戏说剧泛滥荧屏,离历史越来越远,误导了观众,这使一批历史学者终于在荧屏上找到了“用武之地”,反击戏说,澄清史实,颠覆误解,由此大受欢迎。有专家说,学者成为荧屏明星并拥有“追星族”这是一种好现象,这反映了观众的文化需求,在荧屏上实现了一种“深刻的娱乐”。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