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舞林大会》收视率的一路飙升,沪上主持人顿时成了一个热门话题。用袁鸣的话来说,观众看得高兴,主持人自己也玩疯了,感觉不务正业得厉害。近来,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无论是综艺节目、选秀节目还是情景剧,甚至在访谈类节目中,到处可以看到一个个主持人熟悉的身影。他们不是在客串某个角色,就是当嘉宾,或者担当麻辣评委,煞是抢手。透过这表面的光鲜热闹,不时听到有不同的声音质疑:主持人品牌资源的运用固然重要,但是像万金油一样到处“涂抹”,究竟意味着什么?
可凡:曝光太多,提醒自己少招摇
曹可凡穿着定做的特大号礼服亮相《舞林大会》,最终却以最低分惨遭淘汰,被人们戏称为:一个大佬的意外“死亡”。在节目播出的时候,他自己都不敢看,担心惨不忍睹。“是陈蓉硬拽着我看,我才敢看的。跟其他人相比确实比较差。28分还是给高了,14分才是名副其实。”虽然讲的是一段“失败”的经历,曹可凡的语气还是兴致盎然。
说到目前红透半边天的《舞林大会》,一向眼光敏锐的曹可凡都由衷赞叹,佩服得无话可说。这位沪上主持人中为数不多的“全国粮票”这几年一直在《可凡倾听》中甘于平静。然而,他却告诉记者:“我最近曝光率太高了,太高了。各种各样的节目都有,我不希望这样。”出于同事情面,他往往推辞不掉。“现在有一个说法,只要沾上《舞林大会》,收视率都会高上去。”收视率重重地压在头顶,大家自然要相互提携。
面对主持人像“橡皮膏药”到处贴的现象,曹可凡坦率地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我认为其中有负面效应。术业有专攻,每个人的能量毕竟是有限的。一旦太多,个性就容易被抹煞,缺点就会暴露。而且,如果主持人到处招摇,新鲜感久而久之也会下降,也会让人厌烦。”曹可凡对自己的定位很清楚:“主持人是公众人物,要爱惜自己的羽毛,需要把握好自己。我反对主持人在节目中装疯卖傻,过于搞笑。”为此,他一向拒绝在小品、滑稽戏等节目中露面客串。
小辰:主持人资源不是无底洞
《舞林大会》当初借鉴了美国ABC的一个节目《与明星共舞》。宝刀不老的小辰出任制片人。她原本也想请娱乐明星来跳舞,但是他们紧张的档期、高昂的价格等因素使得大家望而却步,然后才动起了本地主持人的脑筋。没想到,歪打正着。正如曹可凡所言,上海本地没有什么大牌明星,于是诞生了一个十分独特的现象:主持人和滑稽演员在荧屏上独当一面,异常活跃。
“把综艺节目主持人打造成艺人,这是国际上的通常现象。利用节目资源培养自己的主持人,让他们成为明星,我想这是一件好事情啊。”小辰在上海荧屏属于绝对的元老,从《大舞台》到《智力大冲浪》,再到《舞林大会》,她制作的节目极少失手,也因此成了制片人中的一块金字招牌。“《舞林大会》刚开始没想到会火爆,很多主持人还曾经担心出丑不肯来,后来居然出现争着要来的场面。因为大家非但没有丢人,而且还赚了人气,为个人的形象加分了。”
影视明星一夜成名可谓屡见不鲜,但是主持人职业的特性注定了不可能速成。除了形象,主持人的内在修养、学识、专业素养等等都需要时间的积累。可以说,制造一个娱乐明星并不难,而一个优秀主持人的打造才更具含金量。对此,小辰承认,主持人资源不是无底洞,“主持人是家家户户的朋友,不可以随意滥用,要爱惜维护他们的形象。”
业内:名牌主持人不等同于明星艺人
华师大传播学院副院长严三九认为,“明星主持人是现在的稀缺资源,蕴含着巨大的市场价值。”凤凰卫视非常注重打造名主持人、名记者、名评论员,并因此拉动节目的收视,而央视、湖南卫视等分别在新闻类、娱乐类节目中推出名嘴,甚至树立频道形象代言人,牢牢锁定了一批忠实的观众。“《舞林大会》就是一次主持人品牌带动眼球效应的体现。”
《天才爱美丽》制片人潘丽珍很赞同这一观点。该节目每期几乎都会邀请一两个主持人来当嘉宾。“除了新闻类主持人,综艺娱乐节目的主持人应该走艺人的路线,进行全方位的打造。相比演员,主持人当嘉宾更加善于调动气氛。我认为,只要观众不厌烦就行了。”不过,曹可凡对于艺人路线的说法不予认同:“我反对这种把主持人推向艺人的设想,我是文化人,不是艺人。可能会有人喜欢,但是我更加愿意当知识分子,而不是演艺明星。”
很显然,主持人当“万金油”是一种自我包装和宣传,但这和打造主持人品牌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是表面做文章,一个是内在的提升。正因如此,白岩松所言“万金油式的主持人应越少越好”等观点才能一度激起巨大的反响。他和水均益都为此付出过“惨痛”的教训,两人在外界的盛情邀请下主持过一些大型文艺晚会,最终恶评铺天盖地,草草收场。由此,曹可凡悟道:“品牌不是靠量堆积的,适合自己就有生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