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1月14日,一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沉船灾难在大西洋海域发生,一艘被誉为“永不沉没的邮轮”在它的处女航中只航行了短短的五天,便撞上冰山,永久地沉入大西洋海底。那场海难造成1523人罹难。
1985年美国探险家巴纳德博士在大西洋海域1.3万英尺深中首次发现“泰坦尼克号”残骸,一段封存的历史由此被揭开。自此,海洋史开始对“泰坦尼克号”沉没进行了研究和探索。
1997年耗资两亿五千万美金的电影史上的巨作《泰坦尼克号》问世,此剧一经放映引起巨大反响,不仅票房价值创好莱坞之最,在美国海洋史更掀起滔天了巨浪,研究和探索“泰坦尼克号”沉没之谜,放在了首要地位。计划打捞“泰坦尼克号”的日程和工作,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得热火朝天,各国科学家对“泰坦尼克号”沉因提出大量的看法。
据美国广播公司、英国《每日邮报》最新报道,根据对“泰坦尼克号” 残骸的研究,1912年1月14日“泰坦尼克号”撞上冰山沉没的灾难本来完全可以避免,只因船员惊恐之下犯下一个“致命的错误”,才引发大灾难。据加拿大纽芬兰纪念大学冰山和船舶工程教授克劳德·达雷称,如果船员们没有转舵,而是让“泰坦尼克号”和冰山迎头相撞,那么船上所有乘客或许能够活着生还。达雷说:“如果仅仅是船首被撞坏,那么在1912年4月的那场灾难中,“泰坦尼克号”并不会沉没;当“泰坦尼克号”船员看到前面的冰山后,出于本能他们立即试图转舵,从而也做了一件最错误的事。如果“泰坦尼克号”按照原来的航线继续行驶,和冰山迎头相撞,那么该船会在震动中停泊下来。“泰坦尼克号”船首会被撞碎甚至崩溃,但它同时也会对整艘船起到缓冲作用,乘客们会被撞翻在地板上,船上的瓷器也会落地碎裂,但这场撞击并不会导致船只的沉没。船员们重新密封好破裂的船首,就可以继续原来的航程。所有乘客都可以活着回家。”
“泰坦尼克号”沉没已有近百年,1325名遗骸已在海底安息,史学界的纷纷争争唤不醒沉睡的灵魂,倒是活着的人,应该怎样透过这场灾难,反省在生与死的考验中,每个人应该扮演的角色,写到这里,突然想起发生在我国的那次克拉玛伊大火,面对熊熊的烈火和数百名被烈火围困的小学生,竟然有这样一个声音响起“同学们不要挤,让领导同志先走”,同样是灾难折射出不同的道德观和价值观,这样的人,倒真应该建议他多看两遍“泰坦尼克号”电影,多听两遍“泰坦尼克号”电影音乐,去补上人间“真、善、美”这一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