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先生的四部断代史,都分上、下两部分,上半部叙述政治历史的变革,包括王朝的兴衰,各种重大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各个时代的政治设施及其成败得失,以及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及邻国的关系等。下半部则对该时代的社会文化作了全面而系统的叙述,实际上是一部广义的社会文化史,涉及社会组织、社会等级、农工商业、衣食住行、人民生计、政治制度、学术宗教等方面。其材料都是从正史中钩稽出来,其叙述都不是泛泛而谈或随意拼钞,其中包含了许多作者的研究成果和独特见解。就史书的编撰体例而言,吕先生一向认为通史体例远比旧式史钞为优。然而,这几部规模宏大的断代史,何不采用通史体例?这为一些学者所不理解。其实,吕先生对此是有过一番斟酌和思考的。他认为:由于前人对各断代的史料没有作过细密的整理和考核,我们今天要在短时期作出正确的概括和分析有相当的困难,更难做到有融会贯通的叙述。所以,运用通史体例写大部头断代史的条件还不够成熟,目前最需要的是认真扎实地做好一些基础性工作,为后人的深入研究夯实基础。严耕望先生对吕先生的断代史极为推崇,说它们:既周赡,又踏实,征引繁富,扎实不苟,章节编排,篇幅有度,且出处分明,易可查核。他说:几十年来,诸生到大专中学教历史,常问我应参考何书,我必首举诚之先生书。因为它“极便初学者作为研究各断代史的入门读物”。 |